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王大洲教授在国际技术哲学大会(SPT2025)上组织专题论坛

  • 图文/Aleksandra Kazakova、王大洲
  • 创建时间: 2025-07-08

2025年6月25-28日,由哲学与技术学会(SPT)主办的第24届国际技术哲学大会(SPT2025)在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举行。我校人文学院王大洲教授课题组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技术评估与系统分析研究院科南(Christopher Coenen)研究员联合组织的"工程科学、人工智能与哲学"专题论坛于25日进行。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等单位的9位报告人现场或以在线方式进行了观点分享,近20位中外学者参与研讨。

本次论坛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1)工程科学的本质及其与工程实践的联系;(2)人工智能重塑工程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方式;(3)人工智能工程化带来的伦理与哲学挑战。通过航空史、石油勘探、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合成生物学等跨领域案例分析,论坛展现了工程创新如何引领理论认知、人工智能怎样变革科研范式,以及哲学思考与工程科学、工程实践的内在联系。

王大洲作专题报告

贯穿论坛的一个核心命题,是哲学思考对工程科学和工程创新的规范价值。在低温工程、页岩油开发等案例中,工程哲学为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合成生物学和太空探索领域,伦理框架成为技术应用的约束条件;而对AI责任归属的探讨,则直接关系到智能社会的治理基础。这些讨论揭示:真正的创新突破从来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融合了认识论、伦理观和社会价值的系统变革。

本次论坛的重要共识在于:工程科学、人工智能与哲学应该协同发展。工程创新往往先于理论认知,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科研范式,而哲学可以为工程科学发展提供价值坐标。这种跨学科对话机制,可望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更负责任、更具反思性的创新路径。

论坛组织者与部分报告人合影

据悉,哲学与技术学会(SPT)成立于1976年,是一个旨在鼓励、支持和促进对技术进行有意义的哲学思考和多元化、多学科的探讨的国际性学术组织,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技术哲学大会。下届(即第25届)国际技术哲学大会(SPT2027)将在我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