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马克思主义教研中心召开2015年秋季学期“自然辩证法概论”集体备课会

  • 创建时间: 2015-09-23
1.jpg
 

马克思主义教研中心召开2015年秋季学期

“自然辩证法概论”集体备课会

20159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在玉泉路校区召开“自然辩证法概论集体备课会。中心副主任任定成教授主持会议,主任王庭大研究员总结讲话。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小淳研究员、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张增一教授、秘书张颖建副教授,马中心主任助理常征博士出席会议。

自然辩证法概论”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超过6500位硕士生每学年必修此课。本学期我校将开设27个班,其中雁栖湖校区25个班、中关村校区和玉泉校区各1个班。9位教授分别承担11个班的系统授课任务,6位副教授或副研究员、6位讲师或助理研究员承担16个班的模块分段授课任务。25位授课教师中的19位教师参加了集体备课会并在会上发言。

任定成指出,“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观点为依据,吸收近几十年学界对于科学技术新成就和科技事业运行新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他希望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新老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刘二中教授在发言中说,老师若想讲课生动,就必须将所讲内容吃透,一知半解收不到良好教学效果。孟建伟教授指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要在授课过程中把重要理念讲透。在胡志强教授看来,老师不应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内容的取舍要有依据。王大明教授认为,做好研究是讲好课的基础,没有扎实的研究做支撑,就讲不好课。

作为模块教学的组织者,李斌副教授提醒新加入授课队伍的教师注意教学中易出问题的一些环节,如助教的配合、课堂测验的组织、学业成绩的评判、模块分段与跟班负责之间的关系等等。邱慧副教授提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培养,方式不宜生硬,应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徐竹、柯遵科、陈天嘉三位讲师介绍了模块分段教学的具体组织和教师之间的协调问题。熊为民、苏湛、王广超三位副研究员表示要多听课、备好课、讲好课。刘洋和何涓两位助理研究员提出备课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与其他老师做了交流。

孙小淳建议授课教师发挥优长、讲出特点,将“自然辩证法概论”打造成国科大思政课的精品。张增一希望新加入授课队伍的教师尽快熟悉各个教学环节。

王庭大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集体备课会开得非常好,年长的教授谈体会、谈经验,年轻的老师谈问题、谈办法,十分有利于教学。他强调,我校“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授课队伍和教学工作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我们应该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他叮嘱年轻老师,讲课不能从结论到结论,既要观点,也要例子,这样老师才能讲好课,学生才能有收获。

此次会议之前,接受模块分段教学任务的教师曾经在李斌副教授的组织下召开过一次集体备课会,这些教师在会下开展了积极的备课交流。此次会议之后,随着教学工作的推进,他们还将举行多次集体备课会。

【供稿:常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