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张伦博士、王楠博士在人文学院学术前沿系列讲座作报告

  • 创建时间: 2014-10-22
DSC_4217_副本.jpg 
张伦老师做报告
 
DSC_4248_副本.jpg
王楠老师做报告
 

20141017日上午人文学院学术前沿系列讲座在雁栖湖校区举行,人文学院张伦博士和王楠博士分别就自己近期研究成果做了报告,本次讲座由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胡志强教授委托方晓阳教授主持。

  张伦博士讲授了关于“广度、深度与速度:社会化媒体广告传播研究”一文,该文张伦博士为第一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彭泰权博士为第二作者,文章已被Internet ResearchSSCI/SCI 期刊,影响因子 1.638)接收,即将发表。

  该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理论框架、研究采用的数据和方法以及研究对于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贡献等四个方面,对社会化媒体广告传播做了详细讲述。

张伦认为,广告商利用社会化媒体广告中包含的说服性信息有利于建立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信誉,现在专业领域对于社会化媒体的研究也越加深入,所以本议题具有一定研究意义。本论文的理论框架大致采用了从抽象到具象的探究理路,例如从创新传播研究到网络广告研究再到现代社会化媒体广告研究的多样性这样一个不断具体化的框架结构,清晰明确。

张伦博士利用新浪微博中约20000个数据信息,采用大数据研究方法和一般线性模型将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评估。最后,张伦博士就自己的研究贡献作了简要阐述。该研究对信息特性、广告商结构性特征以及广告商促销努力三方面的综合影响、说服性信息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广告信息传播数量提供了新的度量标准,并且对于开发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作为广告传播渠道的潜力也有重要的影响。

胥琳佳博士对此进行了点评,任定成教授、刘红副编审和关欣博士等与会者积极进行了讨论。

接下来,王楠博士从研究背景、纳米伦理与政策教育模块概述、纳米伦理与政策教育模块评估、以及研究得出的启示四个方面讲述了自己的报告。该报告所讲述的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 Education中。

纳米技术和政策教育在美国兴起较早。美国国家纳米计划于2000年成立时已明确提出,要推进纳米技术教育、支持负责任的纳米技术开发。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于2003年开始设立“纳米技术本科教育(NUE)”资助计划,并于三年后将该计划的资助重点明确为“与纳米技术有关的社会、伦理、经济以及环境问题”。当前,纳米技术在中国也呈现发展迅猛态势,纳米技术的伦理、法律和社会研究正在兴起。因而,研究纳米教育和伦理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王楠简要介绍了纳米伦理和政策教育模块的基本情况。该教育模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课前和课后对参加本教育模块的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纳米伦理和政策教育是否影响学生对纳米伦理与政策的认知以及影响的程度;第二部分是课堂集中授课,围绕纳米技术的特点和兴起、纳米技术在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政策、纳米技术引发的伦理、社会和环境问题等内容展开。王楠指出,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我校一年级研究生对纳米技术的认知水平较高,尽管他们对纳米技术的伦理、法律和社会方面的认知还不够,但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同时,纳米伦理与政策教育在影响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知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引导未来的科学家乃至社会大众理性地看待新兴技术。

报告结束后,孟建伟教授作了点评,他充分肯定了王楠博士踏实求真的学术工作态度以及将纳米技术教育纳入我国高校教育的想法,鼓励学者在学术创作和教学中应该建立国际化视野。

刘红副编审就研究中涉及的国科大学生的具体范围进行了评论和讨论。

报告人简介:

张伦,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获博士学位(传播学),并在该校互联网挖掘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系讲师、系主任助理,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网络演化,网络数据挖掘,新媒介技术采纳与社会影响。

王楠,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科学技术哲学),并在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师,曾在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和工程社会学。

                                                     【文/闫欣芳 图/高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