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艺术与人文讲座系列》之三:田青研究员讲述中国传统音乐的精神

  • 创建时间: 2014-10-15

IMG_2412_副本.jpg

IMG_2432_副本.jpg

2014930日,《艺术与人文修养讲座系列》课程第三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校区进行,音乐学家田青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精神”的讲座。

田青研究员首先提及,通过对课程设计的了解,在这样一所高精尖的理工科大学,如此重视对于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的教育,体会到学校对于培养高素质科学人才的前瞻意识,感到非常欣喜。

讲座引用孔子在《论语·秦伯》中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观点开场,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君子立身治学的全过程。即: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待人接物,言辞修身等各个方面,都应当是要从学习《诗经》感悟语言认识开始,才会有的感受,才能更好地立德修身。学礼守礼,从具体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严格地遵守礼的规定,才能克己复礼,以正其身,是为立也。而乐在于创造,是建立在《诗》的感性和《礼》的理性基础之上的升华,是二者相互融合于人的产物。贤达之人所奏之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乐是人性的最好体现。因此,《诗》、《礼》、《乐》的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一个人学习发展的过程规律,是一个人从初始立身到教化影响他人的过程。田青对学生们说:“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都有着较高的音乐修养,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钱学森等等。科学的头脑要靠文化去武装,接受艺术的熏陶可以带给你们无限的美的想象,刺激你们的灵感,启发你们的思维,使你们的科研与生活都丰富起来,使未来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起来,才是你们完满的人生。”此外,田青还以中国传统乐器古琴为切入点,向学生们普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人精神,以及中国五千年甚至是八千年文明史没有间断的由来与传承。

讲座结束时同学们提问踊跃。对于同学们以科学的眼光关注传统音乐的提问,田青研究员感到非常欣喜,以幽默诙谐的语气做了详细的回答。

报告人介绍:

田青,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的研究,积极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国音乐年鉴》主编、《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编委。著有《中国古代音乐史话》、《音乐通论》、《中国宗教音乐》、《净土天音》、《佛教音乐的华化》等多部著作。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讲座系列》课程为培养本科生艺术人文素养而设置。《讲座》课程得到校领导高度重视,曾对课程的设计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妇女科学组织主席、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研究员担任此门课程的召集人,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曹效业研究员和国科大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任定成教授为课程组织者,人文学院负责此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实施。国科大本科生的必修课,亦可供研究生选修。课程共分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板块,拟邀请国内外杰出学者在三年时间内做108场讲座,其中每学期18场。

【供稿:陈碧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