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天文学史学家孙小淳在艺术与人文修养讲座系列中做报告

  • 创建时间: 2014-09-24

0924_3.jpg

0924_7.jpg

2014923日晚,《艺术与人文修养讲座系列》第二场报告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进行,孙小淳研究员做了“天人之际: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报告。

孙小淳早期接受天文学训练,获得南京大学理学学士(天体物理学)和理学硕士(天文学)学位,后接受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训练,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荷兰皇家科学院分子与原子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现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他的研究领域为天文学史、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著有《汉代星空》(英文版)等书。孙小淳享有国际学术声誉,现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Philosophy and Humanistic Studies执行局成员(board member)、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学史委员会副主席,曾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理事会副主席和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副主席

此次讲座中,孙小淳从如何确定时间讲起,谈到古代天文学与百姓生活、神秘信仰乃至皇权统治的关系,继而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学理依据和测量方法,从天文与人文关系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征。他告诉同学们,天文学是中国古代最为发达、最能展示中国文明的学科。他通过文献和考古材料谈到,从4000年前的陶寺遗址的发掘可以推断其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北宋苏颂建造的水运仪象台,是集天文观测、演示与报时为一体的自动化天文台,代表了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史的顶峰;中国古代历法用数值方法推算日月五星天象和位置,其计算五星运动的精度在11世纪就达到了欧洲16世纪的水平。天文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中国古代保持了时间最长的连续的天象记录的原因。这些记录为现代天文学提供了独一无二、极有价值的数据。“观象”和“授时”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两大主旋律,由此构成了中国古代追求“天人合一”的永恒主题。

首届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丰富的报告内容让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详尽的讲解从细节上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报告结束后,同学们提出问题,孙小淳一一作答。学生们对孙小淳的报告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供稿:陈碧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