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部分教师与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潘小慧教授座谈

  • 创建时间: 2013-01-15

2013111日,国科大人文学院部分教师与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潘小慧教授在玉泉路校区人文楼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系主办,系主任肖显静教授主持,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任定成教授、副院长张增一教授、孟建伟教授、胡志强教授、王大明教授、李志红副教授、刘红副教授、李斌博士、柯遵柯博士、徐竹博士、陈天嘉博士等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首先肖显静教授代表我院师生欢迎潘小慧教授来校访问,并希望能通过本次座谈会交流双方的办学经验,探讨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1.jpg

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任定成教授简要介绍了我校和我院的办学概况。任教授指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是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研究生大学。共设12个以理工科为主的学科门类,除了在学校园区中的十余个基础学院外,在全国各地还有120多个培养单位。任教授还进一步介绍到,我校文科类的培养单位有管理学院,科技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和外语系。人文学院的历史发端可以追溯到1956年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组。后来中国科学院的社会科学部独立为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后,赵忠立先生继续在此设立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和教研部门。2002年人文学院成立后,除保留以自然辩证法研究为主的科技哲学专业外,还设立了法学、传播学和公共管理等专业。目前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系拥有科技哲学和科学史两个博士点和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科学哲学、工程哲学、科技考古、中国传统科学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任教授还介绍说,人文学院主办的《自然辩证法通讯》是目前中国大陆科技哲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刊物。

随后,潘小慧教授对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的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潘教授指出,台湾辅仁大学一直以来就有重视哲学研究的传统。1961年辅仁大学在台湾复校以来,首先复建的就是哲学研究所,并且最初几任辅仁大学校长也都是著名的哲学家。潘教授还指出,辅仁大学的学生都要完成一些必修的哲学课程,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就会开设大学哲学入门课程以体悟“大学精神”,大二时要学习人生哲学,大三还会开设专业伦理课。潘教授指出,开设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延续辅仁大学重视哲学的传统。潘教授也大致介绍了目前辅仁大学哲学系的办学规模。潘教授称,辅仁大学哲学系目前是台湾地区哲学专业本科招生规模最大的办学单位之一,每年辅大哲学系都会招收“爱班”、“智班”、“慧班”三个班级,共180名本科生;但是辅大哲学系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比大陆地区高校小得多,一般来说辅大哲学系现有的18位教师,每年只会招收18位硕士生和4位博士生。同时潘教授也指出,辅大哲学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并不会像大陆高校那样划分出很多具体的二级学科,每位教师都会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开设课程或进行学术研究;与大陆高校类似的是,辅仁大学也有比较完备的导师制度。

2.jpg

潘教授接下来还介绍了由辅仁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哲学与文化》杂志。潘教授介绍称《哲学与文化》杂志已经有50年的历史,在2002-2003年间杂志社就开始进行国际化的改版尝试,开始接受英文、德文和法文等西文文章投稿。终于在多年努力后,于2009年成为了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的源刊,目前是海峡两岸唯一被A&HCI收录的哲学类期刊。潘教授还指出,《哲学与文化》以月刊形式发行,每一期都将收录专题论文和书评两类文章,在审稿方面坚持邀请国际上的学者来协助完成“双盲审稿”。正是因为这种严谨的学风,使其备受学者亲睐,稿源相当充足。同时,潘教授也欢迎人文学院的专家学者成为《哲学与文化》在大陆地区的审稿专家。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副主编胡志强教授,编辑部主任王大明教授与潘教授就刊物的国际化问题与潘教授进行了交流。王大明教授认为《哲学与文化》的国际化道路很值得《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学习和借鉴,胡志强教授也认为,在今后《自然辩证法通讯》办刊的过程中要加强与海内外学术刊物的交流。

最后,肖显静教授对于本次座谈会做了简要总结。他认为,人文学院目前是中国在科学与人文方面研究门类最齐全的办学单位,在科学文化,科技与社会,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论等方面的研究中都很有特点,并认为人文学院的这些特点可以与辅仁大学哲学系历史悠久的哲学传统形成很好的呼应,是我们双方开展更深层次交流的良好契机。肖教授最后希望,本次座谈会能成为双方良好交流的开端。

(人文学院 毕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