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由美国工程教育学会工程与社会分部、国际工程研究网络、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结构工程研究所工程哲学委员会、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Hennebach人文计划、中国水电工程学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协办的“2012哲学、工程与技术国际论坛(fPET-2012)”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
“fPET—Forum on Philosoph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哲学、工程与技术国际论坛)是“哲学与工程研讨会”(WPE)的延伸,WPE-2006、WPE-2007、WPE-2008分别于2006年、2007年、2008年在美国MIT、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和英国皇家工程院举行。2010年5月,fPET-2010在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举行。fPET-2012由我校主办,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近百名学者参会。大会基于匿名评审共录用论文94篇,其中,我校人文学院师生贡献了13篇。
大会两位主席之一、美国贝勒大学Byron Newberry教授主持了11月2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苏刚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并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本次大会主席之一、中国科学院大学李伯聪教授代表会议组委会介绍了会议筹备情况;fPET执行委员会委员、Three Joy公司David E. Goldberg先生以及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Carl Mitcham教授也分别致辞并向主办方及协办方表示感谢。
本次会议采用了大会发言、大会讨论和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在为期三天的研讨中,共进行了3场特邀大会报告(每人50分钟)、2场大会主题报告(每人30分钟)、2场大会主题讨论和22场分组讨论,共有80余人进行了会议发言和讨论。与会的各国专家学者在会议中就“工程哲学”、“工程伦理”、“工程史及工程哲学的关系”以及其它有关工程的跨学科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大会邀请了中国钢铁研究总院殷瑞钰院士,著名学者Rita Armstrong女士和Suzanne Moon女士分别作了50分钟特邀大会报告。殷瑞钰院士在题为《工程和工程哲学:一个工程师的反思》的报告中提出,工程已经具有了不同于科学和技术的独立身份,工程师们应该在实践中进行哲学反思,这种反思是沟通工程与哲学的桥梁,将有助于工程自身的发展和演化。同时,为了促进工程哲学的发展,哲学家也需要获取关于工程的知识。这样,通过哲学界与工程共同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工程哲学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Rita Armstrong女士在题为《错误的二分法和正在变迁的基础:21世纪的工程和“发展”》的报告中,用人类学视角分析了当今世界的发展状况,她认为,传统的政治、经济和环境的分野已经不复存在,“人道主义”的工程师叙事方式面临着挑战,新的工程实践模式需要在各领域当中得到践行。Suzanne Moon女士在题为《工程与后殖民化:历史视角中的伦理与行动》的报告中,介绍了她对印度尼西亚的技术伦理、后殖民状况以及工程和工程师在社会中的地位进行的历史研究,她认为在后殖民背景下的历史研究有助于人类技术活动的展开,而采用适当的历史方法将有助于对跨国工程进行分析和指导。
会议安排了两场大会主题报告。第一场是“欧洲学者对工程设计的分析”,两位学者进行重点发言: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Peter Kroes教授做了《评价感觉设计的方法论:价值操作的问题》的报告,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William Grimson教授做了《工程设计的无限制性:对描述设计的各种方法的现象学评论》的报告。第二场是“工程哲学:东方与西方”,两位学者进行了重点发言:中国科学院大学王大洲教授做了《一种关于工程的实验哲学》的报告,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Wim Ravesteijin教授做了《治水之道及其发展:挑战与视野》的报告。
会议还组织了两次大会专题讨论。在“转向工程:哲学、历史及跨学科方法”的大会专题讨论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李伯聪教授、代尔夫特大学大学的Peter Kroes教授、中山大学朱菁教授、科罗拉多矿业大学Carl Mitcham教授以及美国贝勒大学Byron Newberry教授分别就工程哲学、工程史以及工程社会学研究的交叉和融合进行了专题发言,与会学者参与了探讨。在“工程技术哲学领域的出版问题”专题讨论中,《哲学与技术》杂志主编、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及牛津大学Luciano Floridi教授,《技术与文化》主编、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Suzanne Moon教授,《工程与技术哲学系列丛书》主编、荷兰代尔夫特大学Pieter Vermaas教授,《工程研究》编辑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王佩琼教授,分别介绍了各自刊物或丛书的编辑方针及出版情况,回答了大家关切的问题,并对工程和技术哲学出版物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次大会共安排22场分组讨论会,共有68人在分组讨论会上进行了30分钟发言。其中,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伦理学家尤金(Yudin)的发言题目是《作为工程干预范围的个体人存在边界》,他认为像生物医学技术、现代信息与交流技术这类以人体及人的意识为对象的发明已经在个人存在的内部空间得到应用,由此导致了一系列伦理问题。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的米切姆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工程政策:范围与局限》,通过与科学政策、特别是科学政策学做比较,确定了工程政策研究的范围及其局限,并期望工程政策学也能成为像科学政策学一样的学科。美国贝勒大学的Byron Newberry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界定工程设计》,他认为,早期的工程设计主要注重如载重、速度这类单一的功能指标,后来功能指标多样化了,变为了一个包括物理的、清楚明确的、充足的、详细的、多样的、冲突的、相联系的、深奥的和权威的集合,目前的工程设计则注重功能、行为、结构三个方面。德国柏林工业大学Hans Poser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一种新观点》,他认为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应当是多层次的、包罗万象的,既包括物质层次,又包括非物质层次,这种本体论能够通过扩展Nicolai Hartmann的有关研究而得到发展。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Piter E. Vermaas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工程设计方法与工具的前期测试:借鉴拉卡托斯对证伪的分析》,他试图通过借鉴拉卡托斯对证伪的分析,来构造一种通过前期设计对设计方法进行评价的研究方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唐纳德﹒赫克托(Donald Hector)教授的演讲题目为《一种现代工程伦理架构:西方工程伦理的建立》,他通过分析各个时代工程伦理领域的著名人物,介绍了西方社会工程伦理在信仰、价值、伦理、本体论、心理学、方法论等方面的发展。
40多位中国学者也在分组讨论会上分别作了30分钟发言。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朱葆伟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创造性研究:技术哲学的关键主题》,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胡新和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工程建设中的哲学意蕴: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为例》,,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尹海洁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有争议的工程的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情况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肖显静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生物环境风险关联的哲学分析》,同济大学贾广社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大型建设工程的社会满意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田松副教授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经验的技术与科学的技术:以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为例》,清华大学鲍鸥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工程的灵魂:关于工程文化的一个案例分析》。
与会学者还于11月3日下午实地考察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工业遗产保护区——798艺术区。798艺术区原为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北京都市文化定位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型、全球化浪潮的到来,而今已经变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集群区;在时代变迁中,这种工程、工业与艺术结合的图景十分生动地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对工程哲学、工程伦理、工程史以及有关工程的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要求,而这些要求也是本次大会的主旨。
在11月4日下午5点举行的闭幕式上,美国麦卡勒斯特大学的Diane P. Michelfelder女士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大会主席之一、美国贝勒大学Byron Newberry教授致闭幕辞,畅想了21世纪技术与工程哲学的美好前景。他们对本次会议的圆满举行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会议主办方及会务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德国柏林工业大学Hans Poser教授还即兴发言,热情赞赏这次会议的组织工作和取得的成果。鉴于此次会议录用论文总体层次较高,大会主席正在筹划将会议优秀论文结集纳入波士顿科学哲学文库并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