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跃教授在国科大人文学院十周年院庆活动发表学术演讲人文学院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学术报告会(第六场)于10月31日在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一2举行。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历史系教授王作跃做了题为《冷战时期跨国科学:中国、美国、欧洲》的报告。学术报告会由人文学院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志强主持,王大明教授等人文学院的老师出席并参与了讨论。王作跃教授1982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原新乡师范学院),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科学史所颁发的科学史硕士学位;1986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留学,于1994年或科学史博士学位。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讲师、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访问学者、美国哈维-莫德学院科技与社会西格森-里格斯访问讲座教授(Hixon-Riggs Visiting Professor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t Harvey Mudd College)(2008-2009),并担任国际著名科学史杂志《爱西斯》(Isis)编委(2006-2008)。王作跃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近代物理学史、近现代美国和中国科技史与科技政策以及美籍华人科学家。他的关于美国冷战时期科技政策的英文学术专著In Sputnik’s Shadow: The President’s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and Cold War America( 在伴侣号卫星的阴影下: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与冷战中的美国)2008年由罗德格斯(Rutgers)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于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此外,王作跃教授在国际领先杂志和论文集上已发表数十篇关于中美科技史和科技政策的论文。
本次报告中,王作跃教授介绍了自己对冷战时期中国科学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冷战时期的中国科学属于跨国科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的发展主要得力于两点,其一是来自苏联的援建设施,其二来自于归国的留美科学家。到了六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破裂,中国科学开始向欧洲寻求新的跨国合作。在此时期,王作跃教授着重强调了中国和丹麦之间的科学联系,尤其是中国科学家在波尔实验室(NBI)的访问交流。王作跃教授列举了六十年代以来Aage Bohr与中国科学家的多次来往交流,其中包括Aage Bohr本人到中国所做的学术报告,也包括他邀请中国科学家到波尔实验室所做的学术交流。由此可见,中国在冷战时期的科学得益于美国、苏联和欧洲,的确具备跨国科学的特质。而且,即便是在冷战的封锁及中国当时“自力更生”(self-reliance)的政策之下,中西方,尤其是中丹的科学交流依旧存在,并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王作跃教授还提到,科学上的交流分为政府和私人两个层面,而前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后者。
在问答环节,人文学院学生纷纷就报告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王作跃教授也悉心予以了解答。例如,被问及如何评价留在美国的留学生和回归祖国的留学生的时候,王作跃教授认为科学家有双重的身份,即科学家和中国人,因而关于上面两个人群的评价和比较也应到从这两个维度展开。此外,学生还就为何选择中丹合作作为研究对象、华人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与会的老师也就报告内容与王作跃教授进行了交流。学术报告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张鑫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