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同仁的精心安排下,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支部党员及部分教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林县红旗渠考察学习。红旗渠所展现的辉煌和气势让我们震撼;林县人民改天换地,不屈不挠的红旗渠精神,更是洗涤了我们的心灵。
随着考察队伍,我们先来到了红旗渠展览馆。讲解员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桑林茂老汉起早翻山越岭,直到天黑才接到了一担水。儿媳摸黑迎老汉,但天黑路陡,不幸被绊倒,水给倾了个净光。儿媳羞愧不已,回家就悬梁自尽了。在那“水比油贵”的年代,一担水可以夺去一个人的生命!千百年来,水扼住了林州人的咽喉,场景不忍目睹。修建红旗渠解决吃水问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林州人民才创造了人工天河,修建了红旗渠。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们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在那个艰苦年代,先后有十几万林县农民,饿着肚子,利用凝结着智慧的“土办法”,苦战十个春秋,开凿出举世闻名人工天河。在解说员的带领下,仔细观看了一幅幅珍贵的图片,认真聆听了林县人民建造红旗渠的感人事迹,深切体会到红旗渠创业的艰辛。大家一致认为,红旗渠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典范,它不仅大大改善了林州人民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留给我们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正如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随后,全体人员赴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实地感受了红旗渠的雄伟壮丽,进一步理解了红旗渠精神的伟大。红旗渠缠绕于太行山腰际,宛如悬崖峭壁上的蓝色飘带。刚柔并济的美景,感天动地的壮举,彰显着不朽的红旗渠精神。
半个世纪以来,流淌出的是怎样一曲坚强的精神颂歌!红旗渠的故事,深深感动着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党内外同志,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革命精神等一系列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昭显了劳动人民的光荣传统。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充分地体现了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品格。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它将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在教学、科研中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