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尚智丛教授为科学人文暑期学校做报告

  • 创建时间: 2011-07-27
2011年7月24日14:00,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尚智丛教授主讲的“科学的社会研究前沿及趋势”讲座在人文第一教学楼阶梯教室举行,并由人文学院刘二中教授主持。
 
尚智丛首先通过对从研究对象和从事人员两方面对“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和“科学的研究(science studies)”两个概念做了区分。并基于此对“科学的社会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性质做出界定。
 
尚智丛进一步指出,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只是诸多关于科学的研究之一,关于科学的诸科学有:科学史、科学学、科学哲学、科学伦理学、科学语言学、元科学等。而科学的社会学作为比较新的一门学科,是由默顿基于前人的思想基础开创而来,究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之后空想社会注意的代表人物圣西门创造性的提出“人人应当劳动”的准则,强调科学,并且提出理想社会的唯一目的应当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手工业的知识来满足人的需要。马克思则提出知识的不同发展阶段,从神学到形而上学再到科学发展历程;知识社会学的一些思想也为默顿进行科学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思想条件。
 
在介绍目前该研究领域的现状时,尚智丛指出,“科学的社会学”的研究包括:关于科学家的研究、关于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关于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从开创至现在,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已经发展出三大学派,每个学派的思想也各有千秋。首先是默顿学派,默顿学派通过对科学家职业兴趣的趋向,现代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与社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默顿命题。默顿学派的理论解释和解决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战争、军事对于科学的促进,在二战中得到了验证。同时默顿关于职业科学家激励政策对现代的科技政策制定也有很多的启发。然后是马克思主义传统,这一学派提出利益理论,认为科学是集团利益分配的结果,科学家为集团利益代言。最后一个学派是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科学是文化建构的结果。
 
对于不同学派的观点,尚智丛提倡大家要批判的吸收。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科学是否有固定的规范?”“人类的知识是不是只有科学一种?”他认为科学也是一种相对的知识。以往的观点认为科学知识不同于人文知识,科学知识是绝对的,固定的,不可变的。但尚智丛强调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营养,都是相对的认识,它们针对不同的对象,但是本质上都是人类的认识。知识是群体的,它需要一定的社会坏境才能产生,也只有一定的群体中才能得到传承。所谓科学的知识只能是人类在现有认识阶段对自然及其规律相对正确的认识,它会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发展、人类坏境的变化等而不断变化。

在讲座的最后,尚智丛向学员们介绍了“科学的社会学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environ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gender studies, science policy, science and democracy,对这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鼓励在场学员继续关注科学的社会学的研究,并积极投身科学的社会学的研究,讲座在积极与活跃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