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首届科学、技术与工程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召开

  • 创建时间: 2010-11-02
10月31日,第一届科学、技术与工程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会议室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所的3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的开幕式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自然辩证法研究》常务主编、中国科学院科技哲学博士点带头人李伯聪教授主持。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曹效业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分别致辞。曹效业教授祝贺此次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介绍了科学社会学向工程社会学转变的历史过程,概述了工程社会学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马石庄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发展建设情况,并阐述了对于科学、技术和工程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开幕式后,全体与会人员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办公楼前合影留念。
  会议专题发言部分由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王前教授主持。部分会议代表做了专题发言。李伯聪教授作了题为“工程社会学”的专题发言。由工程社会学的发展历程,李伯聪谈到“科学、工程和技术是跨学科研究,应该多做一些关于工程社会学的讨论”。在详细介绍了自己编写的《工程共同体研究》一书的结构内容后,李伯聪指出,西方对于工程社会学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工程是工程师进行的活动,而没有认识到其中工人、工程师、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参与。他提出,要将工程社会学建设成为“科学社会学”和“工程社会学”,“工程社会学发展的未来是由理论和社会现实决定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做出更多的贡献。”
  来自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的赵万里教授作了题为“科学社会学:回顾与展望”的专题发言。他在回顾中国科学社会学30年的发展历程时指出,从1978年至1985年,是自然辩证法、科学和社会学兴起;从1986年至1994年,是科学社会学的初创阶段;1986年在广州举行了第一次科学社会学的研讨会;从1995年至1999年,科学社会学的发展进入停滞阶段;从2000年至今是科学社会学的拓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他指出,科学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科学社会学的不确定性、学科定位模糊、消化吸收不够、经验成果少等。他还介绍了自己的课题研究,包括垕钧窑的社会意向研究、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分层研究、实验室实验与韩国科学文化和网络技术对工作组的影响研究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尚智丛教授作了“关于科学社会学研究的思考”的专题发言。他提到了科学如何在中国这个环境中发展,介绍了包括明末清初中西科学交流共同体、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的关系——北京正负离子、中国杰出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等研究项目,同时,他指出,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项目是科学共同体分层结构和国家试验基地科技人员跨层,并谈到了科学与政治活动、公共投资方式与绩效成绩、公众在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方式等。
  大连理工大学的王国豫教授作了题为“德国的技术社会学研究”的专题发言。他详细阐述了德国技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路径、德国技术伦理学和技术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发展的相关理论、现在技术社会学和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交通和技术风险问题等,并探讨了热点研究纳米技术中的哲学与伦理问题。
  专题发言结束后,与会的各位代表就专题发言者的观点提出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在下午的大会自由发言阶段,部分参会的老师针对会议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李建会老师作了题为“生物技术的风险与生物专家、企业和媒体的社会责任”的报告,阐述生物技术这把双刃剑的利用,指出生命科学家应当“发挥自律精神,加强自我约束,恪守若干重要原则,自觉地用生命科学的伦理规范制约自己的研究”;在媒体的社会责任方面他强调,科学记者不仅应是科技的传播者,更应当是人类根本利益的捍卫者:“科学家、企业、媒体等的社会责任的提出正体现了人类对未来幸福的理性思考和现实追求”。北京科技大学孙雍君谈到“回归莫顿立场”,他针对如何回归莫顿立场、回归何处等进行了分析,并展示了自2001年以来开展的两项相关的尝试性研究,即关于发明家历史地位与社会作用的研究以及关于科学家创造力年龄高峰值的研究。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洪伟介绍了自己开展的创新政策研究、科技伦理研究以及实验室研究等等。参会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踊跃发言,提出疑问。
  经过一天的学术交流和碰撞,第一届科学、技术与工程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完满结束。这将为今后相关领域学者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搭建起一座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