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夏季学期课程巡礼之美国近现代科技史

  • 创建时间: 2010-05-04

夏季学期课程巡礼之美国近现代科技史
稿件来源:人文学院社科系     作者:郝俊

      英国学者查尔斯•斯诺(C. P. Snow, 1905-1980)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两种文化”,即科学与人文,并深刻认识到人文学者与科学家之间文化断裂的问题,也就是著名的“斯诺命题。”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上,这两种文化是否有沟通的可能性?如何进行沟通?科学技术史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桥梁。

      在本学期的夏季课程阶段,人文学院邀请到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历史系王作跃教授开设的“美国近现代科技史”课程为我校同学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用全新的视角理解和审视美国这一科技强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用多元化的学术思维考量和反思“两种文化”。

      王作跃教授有着广博而深厚的学术背景,本科学习物理学,硕士阶段师从我国著名科学史家、《爱因斯坦文集》译者许良英教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修物理学史并从此走上科学技术史的学者之路,后留学美国并于199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王作跃教授在科技史研究中独辟蹊径,将历史学的方法应用于对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以及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之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英文著作“In Sputnik’s Shadow: The President’s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and Cold War America(中文译名:《在伴侣号卫星的阴影下: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和冷战中的美国》)”获得了美国《科学》杂志的好评和推荐,该书评文章“建议新近当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先生能够读这本书”。

      王作跃教授曾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或作访问学者,回到母校授课,王教授不无感慨的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他说“现在上课的这个教室,应该就是我当年读研时所住宿舍的位置”。同一个校园,不同的景致;昔日求知若渴的学生,如今谆谆善诱的教师;物换星移,不变的是对知识的热爱与尊重。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王教授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最富成效的教学,应该是“以学习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的,与传统教学方式中偏重讲授甚至是灌输的教学方法不同,“以学习为中心”意味着一种以学生主动需求与探索为动力,教师辅助给予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开展的教学模式。相信在“美国近现代科技史”的课程中,同学都对这种教学理念有所体会。

      “美国近现代科技史”是一个压缩性的两周短课程,研究美国近现代科技,包括科技政策,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尤其注重在美国和世界史的广阔背景下来研究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课程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展开,内容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革命和各项技术发明;20世纪20年代美国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崛起;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科技,尤其是原子弹的研制和使用;冷战时期的科技政策;现代环保运动的兴起,从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到全球变暖;尼克松访华以后中美科技教育交流;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科技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网络——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所引起的影响和争论;911和反恐战争对科技政策的影响;奥巴马的科技政策。

      除了包含丰富的内容和众多的主题之外,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呈现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课程用英文进行,包括讲演、讨论、教科书和其他阅读资料、播放的纪录片等均为英文;王教授通过多种方式在课堂内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例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课程网站,经过认真的备课准备,将课程大纲和多种参考文献全部放置在课程网站中,方便同学们预习以及延伸性自学;除此,为得到同学们学习效果和收获的反馈,专门设计“学习卡片(worksheet)”要求选课同学认真回答有关课程学习所得所想的各种问题,并整理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共同探讨。

      短短的两周时间,也许并不能让我们充分而详尽地了解有关美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方方面面,然而,让人耳目一新的课程设计,目的不仅仅在于增进大家有关美国科技历史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希望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有机会切身感受和理解进而发展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自己持续积极追求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作为理工类研究生院的同学,在科技发展全面深入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今天,我们应该有意识和责任去思考,面对两种文化的断裂,我们当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