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研动态 | 西汉早期铸币材料供应研究见证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文图/马丁 审核/罗武干
  • 创建时间: 2024-02-27
  • 3005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西汉时期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其间对铸币制度的改革与探索,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然而,作为铸币管理的重要环节,关于西汉时期铸币金属材料的供应问题,却仅有零星记载并缺乏系统研究。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罗武干教授课题组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以成都光华村墓地出土西汉半两钱币为例,结合以往发表数据,围绕西汉早期钱币的金属材料来源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科技考古研究期刊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SSCI/SCI/A&HCI期刊)。

图1:成都光华村墓地出土西汉半两钱币

        半两钱币最早发行于秦代,在西汉早期又继续铸造使用了约80年。在此期间,西汉中央政府也曾试图掌控铸币权,根据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钱律》的记载,吕后(前188-180)统治时期曾禁止私铸。但更多时候中央政府将铸币权下放到地方甚至鼓励民间私铸。关于这一时期的铸币材料供应状况,众所周知的是地方政府或私人开采当地金属原料铸钱,即所谓即山铸钱。其中最著名的是吴王刘濞和邓通。《史记·吴王濞列传》载“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史记·佞幸列传》载“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

        但是《史记·佞幸列传》另有记载“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对于这条史料目前存在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邓通偷着到边界外去铸造钱币,这暗示铸币材料很可能来自境外。或许是由于这个解释与“即山铸钱”存在矛盾,也有学者解释为拿着邓通所铸的钱币境外去花,或者邓通涉嫌铜钱走私。总之,现有史料为西汉早期铸币材料的来源状况提供了一些线索。然而,尚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特别是西汉早期铸币金属供应模式相较秦朝有何异同,以及当时除了国内开采以外,是否存在其他铸币金属原料来源?

        罗武干教授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光华村墓地西汉早期半两钱币中存在铜砷锑合金,这在中国古代钱币中十分罕见,而与云南发现的汉代铜砷锑合金器物相似。通过铅同位素数据对比,并结合考古背景和历史文献表明,西汉半两的铅料大部分与秦半两数据相符,指向小秦岭地区,表明秦代供应铸币的矿山至西汉早期仍在开采。而另一部分钱币的铅料与川滇黔菱形地块的铅矿数据相符,这在秦代钱币中则尚未发现。铜砷锑合金钱币的铅同位素数据也与川滇黔菱形地块的铜矿数据相符。考虑到该地区在西汉早期尚未纳入汉帝国疆域,因而很可能提示当时曾存在从境外输入金属原料铸币的情况。以上工作为汉代政治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注解,从钱币学科技考古研究视角见证了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图2:SEM-EDS显示铜砷锑合金钱币的成分分布

图3:西汉半两与秦半两、秦岭、小秦岭、川滇黔菱形地块、长江下游地区铅同位素数据对比

        该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罗武干教授、马丁特别研究助理、王睿哲硕士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宁、李佩、杨弢三位老师以及中国钱币博物馆杨君老师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No.20VJXG018&No.22BKG043)、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No. 21DTR046)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的资助。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罗武干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冶金考古学研究。近年来致力于通过同位素、微量元素等科技方法与钱币学及历史文献分析相结合,研究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金属货币遗存,为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见解,以期“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

原文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520-024-0194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