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近代以来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研究”开题论证会召开

  • 图/文 罗紫薇
  • 创建时间: 2023-01-10
  • 3493

2023年1月8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近代以来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研究”开题论证会在线上顺利召开。

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前所长、清华大学教授刘钝担任评议组组长,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王春法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罗晖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孙宏年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昌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授、山西大学任定成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汪前进教授、清华大学刘兵教授担任评议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牛晓莉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科研处处长林晓教授出席会议。中国历史研究院科研规划处干部王康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社科项目主管张晓航老师列席会议。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罗兴波教授主持。

牛晓莉副校长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人文学院建设发展的专家领导表示诚挚感谢,对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和科学哲学学科建设情况以及袁江洋教授团队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希望在场的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希望袁江洋教授及研究团队能够通过对本项目的研究,为我国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撑和政策建言。

王春法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希望此项研究能为我国科学文化发展、科技政策制定中产生的相关问题予以解答,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集思广益,畅谈对本项目的理解,共同推动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

李国强副院长在致辞中向参会专家简要介绍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设立的背景和目标,并对袁江洋教授的项目选题及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给予充分肯定,指出课题组整合了国内一批研究史学理论、史学史、科技政策、科技史、科技哲学的专家学者,采用文理渗透、多学科交叉中西比较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和历史学的相互融合。李国强副院长代表专项管理单位对项目研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立足科技史,站稳中国立场,关照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一丝不苟地开展好、推进好项目研究,精心打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学术成果;二是按时保质完成项目研究,及时提交高质量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希望通过项目研究努力造就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业能力扎实的学术队伍;三是严格执行国家社科基金相关管理制度规定,增强责任意识,遵守项目管理政策和财务制度,做好项目自我管理,认真履行项目立项中所作的承诺,保证项目研究平稳有序、合规合法开展。最后,李国强副院长表示,中国历史研究院科研规划处的同志们将与袁江洋教授以及项目组的各位专家保持沟通和联系,将尽最大努力为项目研究做好服务保障,同时特别感谢中国科学院大学对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的大力支持。

项目论证环节首先由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大学袁江洋教授作项目总体情况汇报。袁江洋教授指出,历史上,关于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之关系存在两类判断,即科学进步论及其反题;关于科技发展机制亦有两类判断,即科学连续发展论和科学革命学说。他认为,在长时段的史学视角下,科学技术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人类深层科学思维模式与结构具有高度稳定性,科学革命学说只宜视为短时段结论;科学进步动因和机制在于人类文明思想成就与物质成就的汇聚、整合与创新。他还认为,科学技术不但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还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方式,西方的现代化进程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工具理性实现全球扩张的进程,这与新科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如培根与牛顿)的初衷并不一致,而非欧文明则是在西方文化的全球扩张进程中觉醒,意识到马尔萨斯陷阱的存在和科学技术对于发展现代文明的重要意义,今日中国所走的现代化道路是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开放发展、共同发展之路。因此,本课题将解决一下三个关键问题:第一,欧洲文明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的关联;第二,非欧文明尤其是中国文明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的机制;第三,长时段全球史视角下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关联与机制的重构。其中,非欧文明中科学技术进步作用于文化重建的机制,以及当下中国文化复兴的关键,是本研究的重点问题。袁江洋教授还对研究流程、研究方法、预期目标、研究团队和前期成果进行了介绍。

 

中国科学院大学袁江洋教授

五位子课题负责人围绕子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计划、预期成果、课题组成员等方面进行汇报。

第一子课题“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理论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文涛研究员负责。他指出,在历经文化相对主义和后现代思潮的挑战之后,我们有必要重审萨顿的新人文主义,重建历史进步观,并在历史进步观的视野下解决科技伦理问题、人生意义问题、社会冲突问题和人类物种命运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文涛研究员

第二子课题“西方国家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研究”由北京理工大学高洁副教授负责。该子课题以案例研究为主,主要包含五方面内容:第一,15世纪至17世纪意大利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的制度、文化和经济背景;第二,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变迁;第三,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变迁;第四,19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第五,美国的科技追赶进程。

 

北京理工大学高洁副教授

第三子课题“非西方文明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乌云其其格研究员负责,该子课题重点研究内容包括日本的科技移植与社会变迁、土耳其的科技发展与世俗化改革,以及印度的科技发展与现代化进程。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乌云其其格研究员

第四子课题“西学东渐以来中国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罗兴波教授负责,该子课题主要研究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民国时期的科技发展与社会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事业,以及各阶段相对应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的中国模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罗兴波教授

第五子课题“西方与非西方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比较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大学苏湛副教授负责。该子课题将选取以下六个切入点对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进程进行比较研究:第一,现代科研-科教体系的建立;第二,科学与技术的互动关系;第三,科技进步与思想启蒙;第四,产业革命与教育改革;第五,产业革命与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第六,科技进步与文化冲突。

 

中国科学院大学苏湛副教授

在专家评议环节,王春法研究员首先对项目的总体思路和总体安排表示赞成,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项目在研究过程中,除了长时段大尺度领域的方法,还需要再聚焦欧洲和非欧洲国家的各个方面;二是社会发展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众多,如何把科技从中剥离出来,需要结合时代深入分析,要客观承认其它因素的作用;三是要形成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做出学术判断和政策建议时,要始终把中国学术史和西方学术史放在同一个层面来把握,才能够更有说服力。

罗晖研究员认为项目紧扣中央关注的重大问题,研究的方案总体可行,她建议加强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影响这一板块的研究,并希望本项研究能够在引领国际社会在议题议程设置和价值上发挥作用,真正实现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联合国际科学家共同发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孙宏年研究员建议,项目在已有的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政策等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应加强吸收中国近现代史和区域国别史的研究成果。区域国别史方面,可关注泰国、越南等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后学习西方科技、社会思想变迁的经典案例;中国近现代史方面,应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等重大表述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考察。此外,孙宏年研究员希望项目组能够做好统筹规划,保证研究进度,按时完成项目研究。

清华大学刘兵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昌燧教授、山西大学任定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授、国科大汪前进教授均围绕项目内容提出了诸多富于建设性的意见。

评议组组长刘钝教授认为,该课题研究具有理论深度,具有独特的观点、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将对中国文化建设注入历史研究的基础,并希望项目最终可以出版一本有分量、有地位的专著。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前所长、清华大学刘钝教授

最后,经评议组专家讨论通过,评审意见如下:

“近代以来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研究”项目以长时段全球史为主要研究视角,通过对近代以来西方文明、非西方文明以及西学东渐以来的中国文明孕育或接受现代科学技术并促发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进行案例研究和对比研究,反思西方中心主义,重审科技进步论,尝试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的互动问题提出具有原创性的理论回答,并以此为基础,呈现科学技术进步对于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的价值与作用,揭示科学文化的提升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价值,给出科学文化建设策略,从而为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提供学术支撑和政策建言。

该项目设计符合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的任务要求,政治导向鲜明、理论创新性强,注重问题导向,彰显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经世致用的功能,具有明显的跨领域、跨学科特点。项目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科学,团队组织合理,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经过项目开题评议专家组评议,同意项目开题并正式开启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