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记【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之“中国早期冶金的技术图景”专场讲座

  • 文/图:王晓婷 审核:罗武干
  • 创建时间: 2022-10-26
  • 1900

        2022年10月24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联合党委考古系教工党支部的邀请,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陈坤龙教授来到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为师生们带来“中国早期冶金的技术图景”的专场讲座。讲座由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罗武干老师主持。

        陈坤龙教授主要从事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研究。陈老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文物局及北京市自科基金等课题十余项。他曾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二等奖(2003)、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2)、中国考古学大会青年奖(金爵奖,2018)。陈老师还兼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冶金术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十大材料科学突破之一。戈登·柴尔德曾提出冶金术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冶金产品种类多样,包括生产工具等多种类型。整套的冶炼活动涉及非常复杂的步骤,生产者需要不断地进行地质、化学、热工等方面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金属资源的稀缺性与对金属制品的需求推动了远程贸易和专业化分工,进而导致了区域互动和社会复杂化。近期公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中提出冶金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中华文明起源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随后,陈坤龙老师梳理了中国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的学术历程。上世纪30年代就有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开始对中国青铜时代的起源有了一定的思考。罗越等学者根据商代发达青铜冶的金突然出现,且看不出初始的演进阶段,提出流行一时的冶金术西来说。从60年代开始,以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为代表的学者们分析了大量中国各地出土的早商以前铜器的合金成分。研究表明,中国早期铜器的合金材质直接从红铜过渡到青铜,没有如西方那样出现砷铜和含镍铜合金,表明中国青铜技术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中国冶金本土起源学说。90年代以来,中国西北地区的用铜传统和技术发展受到了中外学者们的重点关注,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及研究工作显示西北地区在中国冶金技术起源、发展与本土化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北京科技大学和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合作在河西走廊地区开启了早期冶金调查发掘与研究的综合性考古工作。经过调查,目前已发现至少30处和早期用铜相关的遗址,如缸缸洼遗址、白山堂遗址、西城驿遗址等重要的采矿、冶铜遗址。其中西城驿遗址具有完整的文化序列,对河西走廊考古文化序列的构建具有重大作用。根据成分分析、金相组织观察等科技分析手段发现了有意识的合金化处理遗物,其所体现的冶铜技术特征对于研究早期本土化冶金实践有着重要意义。陈老师借助铅同位素比值分析,从早期铜器所见物料流通与区域交流的角度,将河西走廊地区与同时期的一些和早期用铜相关的遗址出土铜器进行大范围比较,进一步讨论了铜器原料以及成品的流通网络。
        最后,陈老师系统论述了二里头时代华夏风格的形成。二里头文化是中原地区早期冶金技术的典型代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确立了华夏风格与传统。西北地区的青铜文化如齐家文化和中原腹地有着源远流长的血脉联系,并且二里头文化在向西发展的过程中不排除有冶金术方面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层面的沟通。二里头文化确立了以范铸技术、铅锡青铜和重礼器与兵器的华夏风格,也使得专业化分工、采冶分离更为明确。此外,二里头拥有稳定的金属物料来源,在此背景下铜器成为了政治工具,也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驱动力,使得铜器在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身份发生了转变。
        讲座结束后,在场听众积极提问,与陈坤龙教授就欧亚草原与中原的关系、异常铅的发现等讲座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