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朱墓村遗址植物资源的多样化与古植被分析

  • 朱剑
  • 创建时间: 2016-03-24
  • 4858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蒋洪恩副教授的研究团队长期关注史前先民的植物选择与利用研究。2013年来,江苏昆山朱墓村良渚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为本研究提供了客观详实的材料。201628日,研究论文“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中国华东地区考古遗址植物性食物资源多样化”(Archaeobotanical analysis of diverse plant food resources and palaeovegetation at the Zhumucun site, a late Neolithic settlement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in East China)于国际SCI收录期刊《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

以往良渚文化时期的植物考古工作并不多见,而且学界比较关注稻作农业研究,对该阶段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关注不多。学界对于河姆渡文化时期的田螺山遗址做了系统的植物考古工作,恢复了该阶段植物性食物资源的一般情况。该研究成果可与朱墓村遗址的植物性食物资源情况做历时性比较分析。

课题组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浮选、解剖学、形态观测、植硅体等)对朱墓村遗址开展了系统的植物考古分析。浮选得到的植物遗存指示暖湿的湿地景观和以水稻栽培为主的生计策略。水稻是发现的唯一粮食作物,其生长的介质——水田也被考古发掘揭示出来;同时,瓜果类(如甜瓜)可能被先民栽培。此外,部分蓼属植物可能被先民用作蔬菜。

本研究为探讨太湖流域稻作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材料,丰富了我们对良渚文化时期以水稻为主体的生业经济的认识。然而,朱墓村遗址属于一般性聚落,尚需积累良渚文化时期不同等级聚落的植物考古研究、做共时性比较分析,以深化我们对于良渚文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选择与利用情况的认识。

本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长江三角洲-陆架地区稻作农业起源与传播XDA05130501)基金支持。

A, 朱墓村遗址出土的炭化稻壳; B, 炭化稻壳的扫描电镜照片; C-F, 遗址中提取的水稻植硅体; C, 来自稻壳的水稻双峰硅化骨架(如B白色箭头所示); D, 水稻双峰型植硅体侧面; E, 来自稻秆的横排哑铃型植硅体; F, 来自稻叶的水稻扇型植硅体. 比例尺: A, 2 mm; B, 400 μm; C, E, 40 μm; D,F, 20 μm.

A, 甜瓜(Cucumis melo), 表面细密条纹; B,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表面深蜂窝状纹饰; C, 酸浆属(Physalis sp.), 表面细脊状纹饰; D, 马㼎儿(Zehneria indica), 表面浅方格纹; E, 红蓼 (Polygonum orientale), 表面浅蜂窝状纹饰; F, 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表面光滑. 比例尺: A-E, 800 μm; F, 400 μm.

3.  田螺山遗址和朱墓村遗址几种主要植物性食物的出土概率和标准密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