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13:30,受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教授为国科大师生带来谷雨计划系列讲座。讲座在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报告厅举行,主题为《中西文化的交汇——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启示》,讲座由国科大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蒋洪恩教授主持。
主讲人魏坚教授
魏坚教授首先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近几年来唐朝墩古城遗址的田野发掘工作概况。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城东北部。城址西距北庭都护府遗址约30公里,南距汉代疏勒城遗址约40公里,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山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东西交通要道之上。2013年5月3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东西宽约341米,南北长约465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2018~202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连续5年对唐朝墩古城遗址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4300平方米。经考证,唐朝墩古城遗址为唐代庭州蒲类县县治所在,自建城以来,历经多次战乱,沿用于高昌回鹘、西辽和蒙元时期,其废弃年代可能在14世纪察合台汗国时期,与北庭故城遗址的兴废应当相近。
其后,魏坚教授介绍了唐朝墩古城内唐代院落、浴场遗址、佛教寺院与景教寺院四处重要的遗迹单位与考古发现,并对整个遗址的考古发现作出了初步判断与总结。
F6为1处较大型的院落遗址,整体呈北偏西约10°,南北长约38米,东西宽约15米,面积超过500平方米。F6结构较为特殊,整体采用减地法从生士向下挖掘出院落框架后,在内部砌筑房屋隔墙。F6内上下至少叠压有2层活动堆积,表明该院落经历过修缮沿用。房址内发现了多个袋形窖穴,出土了较多具有明显唐代风格特点的遗物,以实物材料反映出中原王朝与西域边疆地区的紧密联系。
浴场遗址按功能可分为门厅区、工作区和洗浴区等3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又有不同功能的单位划分。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可确定浴场遗址最初营建于高昌回鹘时期,西辽至蒙元时期曾被改建沿用。唐朝墩古城浴场规模较大,建筑规格较高,沿用时间较长,期间又历经多次修缮,其作为城市公共浴场的可能性较大。从地中海沿岸到天山北麓,罗马浴场的传播与扩散是东西文化交流的直接映射。唐朝墩古城浴场遗址在形制布局、建筑技艺等方面具有浓郁的罗马风格,而浴场出土的各类遗物、墙面的装饰彩绘等又明显具有中原和本地特征,反映了东西方建筑传统和技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交融与创新。
佛寺遗址位于城址中心东西长40米、南北宽20米、高5米的夯土台基之上。整体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为前殿后塔回廊式结构,东西长约28米,南北宽约15米。在佛寺内发现了多处青砖铺设的地面和柱础,并在大殿内侧墙体和佛台表面发现了残损彩绘壁画。
景教寺院遗址位于城址北部中央,发现包括唐代、高昌回鹘、蒙元等多个时期的遗迹和遗物。寺院遗址坐东朝西,呈北偏西约10°与唐朝墩古城遗址偏角相同。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该遗址自始建后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主体年代在高昌回鹘时期。唐朝墩景教寺院遗址是目前国内科学考古发掘清理出始建于唐代的第一处景教遗址,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唐朝墩景教寺院遗址高昌回鹘时期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丰腴饱满、笔触圆润柔和,与唐代绘画中的人物风格和绘制技法相似,体现出高昌回鹘对唐代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同时壁画的题材既有与佛教相似的供养人、祥瑞纹样等内容,也有独具景教特色的相关元素,体现出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的交流、融汇与创新。
天山与准噶尔盆地之间存在一条狭长的绿洲地带,得益于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该区域河网发达、环境适宜,是天山北麓主要的人口聚集地和农牧业生产区,也是丝绸之路东西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唐代天山北麓的军政体系主要围绕该绿洲廊道构建和展开。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印证了自唐至元代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更为研究和阐释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格局形成和发展历程等问题,提供了生动而坚实的实物材料。唐朝墩古城遗址所反映的汉唐以来多民族交往、东西方文明交流、多种文化交融的实物证据,对于我们当下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深化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成果的学术研究,推进唐朝墩古城遗址后续的考古发掘、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魏坚教授与考古系师生合影
(前排右五)
最后,蒋洪恩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魏坚教授对老师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与在场教师拍照留念,本场讲座也在积极的交流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