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4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工党支部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老师来到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为【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带来“考古所见东南文化华夏化过程”专题报告。
中国历史上的真实文化面貌到底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为何中国文化中有强烈的“大一统”观念?“大一统”观念如何形成,如何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徐老师在讲座中,以考古所见东南文化华夏化过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以上问题。
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的古代文化在物质文化面貌和文化传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不同文化之间已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精致的奢侈品等象征物品的交换及其所喻示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政治理念与制度方面的交流、学习,也可能包括社会上层人员之间的往来交流。
二里头文化时期,不同区域的陶器仍然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说明各区域仍然保持自己的文化小传统。另一方面在龙山时代文化相互作用圈的象征文化体系基础上形成了陶或铜质的礼器体系,商在继承二里头文化的礼器体系基础上,发展出以酒器为核心的礼器组合,周又在继承商的礼器体系基础上,发展出以食器为核心的礼器组合。三代青铜礼器(玉器)呈现出既一脉相承又各有发展的特征,三代“青铜礼器文化圈”则不断向外扩展。
“青铜礼器文化圈”由二里头文化的黄河中游不断向外扩展,两周时期已北达长城内外,南到广东、福建北部,东至于海,西边包括甘肃、四川部分地区,覆盖了长江、黄河流域的绝大部分地区。这种扩张是周边文化不断接受中原礼乐文化大传统及其背后的祖先崇拜信仰、宗法政治理念与制度,形成共同文化认同心理,融入华夏文化圈的物化表现。“青铜礼器文化圈”的形成与扩展可视为华夏文化认同的形成并不断将周边文化纳入其中的过程。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族群融入华夏的过程也是一个接受华夏礼乐文化大传统,形成共同文化认同心理的过程。东南地区古代人群接受礼乐文化大传统,融入青铜礼器文化圈而成为“多元一体”华夏文化一部分的历史过程,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东南文化融入华夏文化经历了接触、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过程。从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松泽文化到良渚文化,东南地区土著文化一直是一支独具自身特色与文化传统的地域文化,尽管与中原文化存在某种交流与文化传播。良渚文化甚至更为强势影响中原文化,随着良渚文化的衰落,进入龙山时代,中原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开始南下并影响东南地区的文化。
三代时期,东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日益密切,点将台文化、湖熟文化、马桥文化与中原二里头文化、商文化互动。到西周时期,东南地区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关系,东南文化对中原王朝礼乐文化和政治体制有了强烈的认同与趋同。
春秋时期,当吴越两国出现于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时,已自认为源自中原,即吴国来自太伯奔吴,越国为大禹之后。这种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也终获得中原华夏诸国的承认,即追求华夏化的吴国王室借一个华夏祖先“太伯”而成为“华夏”,中原华夏也由于“找到失落的祖先后裔”,而接纳此华夏新成员。 秦汉以后,吴越地区完全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吴越文化源自中原的观念深入人心。
对于有关吴越两国来源和早期历史的文献记载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诸多学者都提出了质疑。而许多民族志显示,以忘记或虚构祖先以重新整合族群范围,在人类社会中相当普遍。以此观之,有关吴越国起源与早期历史的文献记述也应是这种重构历史记忆的产物,从“自述”与“他述”的不同到后来的趋向,反映了东南区域文化融入华夏文化之中和华夏文化认同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原人对吴越文化认同的变化。
战国时期,楚文化在东南方向显示出明显的强势,通过灭越占据东南之地。东南区域内,考古所见战国遗址、遗物、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及其组合等都显示了楚文化的强势传播。此外,东南地区的墓葬由土墩墓到土坑墓的变化也显示吴越文化传统的消失和楚文化认同形成这一明显趋势。这一现象与相关历史记载颇为契合。融合、取代吴越文化的楚地文化最终灭秦,建立了楚文化因素浓厚的汉王朝。东南文化彻底融入华夏文化圈中,政治上纳入“大一统”汉帝国,文化认同上彻底华夏化。
最后,在场听众积极提问,与徐良高老师就如何研究考古遗址中器物功能、东南文化的华夏化历程等讲座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讲座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罗武干副教授向徐良高研究员赠送了【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讲座嘉宾纪念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