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中国公共考古回顾与展望——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报告

  • 图文/李敬朴 校对/罗武干
  • 创建时间: 2021-05-20
  • 2057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面向广大社会公众传播考古成果,是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2021年,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中国考古学也迎来了一百岁的生日。值此“百年双庆”之喜,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特别开展“国际博物馆日”等一系列公共考古活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来到玉泉路校区,同师生们纵论中国公共考古事业的发展。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在振奋人心的“九二八讲话”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的巨大成就,并对考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考古工作既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在这场考古学的春天里,公共考古工作的社会意义尤为突显。如何科学、广泛开展公共考古,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是考古学者共同面临的任务。
        习总书记先后上百次批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正定、福建、浙江和中央工作期间,曾多次就文化遗产保护做出精彩论述,提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指出要保护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制度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在故宫会见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夫妇时,总书记如数家珍般介绍到“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或者更早。中国的文化是没有断流传承下来的。我们这些人也是原来的人。黑头发、黄皮肤,传承下来,我们叫龙的传人。”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期间,总书记指出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赤峰考察调研期间,总书记还细致追问红山文化“C形玉龙”的原料和原型,为考古工作者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近年来,在习总书记新时代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尤其是关于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系列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公共考古事业在实践中取得了广泛的实效,各文博单位与考古机构开展了很多独具特色、充满创意的公共考古新形式,通过开展公共考古的实践,让大众更多地了解考古、认识考古、热爱考古。
        刘国祥老师介绍到,新中国如火如荼的公共考古工作最早可追溯到夏鼐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夏鼐等前辈在河南辉县(今卫辉市)开展新中国第一次考古发掘时,就曾将出土文物在当地村里办展览,这一优良传统在刘国祥老师等考古学家身上保持到今天。八十年代,夏鼐先生曾在日本东京、福冈、大版等地做公共演讲,并有电视转播,他的讲稿最终编成《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考古学界的另一位前辈大师苏秉琦先生更是提出:“考古是人民的事业,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的事业。人少了成不了大气候,我们的任务正是要做好这项把少数变为多数的转化工作。”“考古是科学,真正的科学需要的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大学问,不是小常识。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加也不成,科学化与大众化是这门学科发展的需要。”
        现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先生也指出,“坚持考古学科学化、国际化、大众化的发展方向。推进科学化,就要大力发展科技考古,加强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使考古研究手段更加科学化。推进国际化,就要树立全球视野,推动我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交流互动,并加大考古‘走出去’的力度。推进大众化,就要通过举办公共考古讲座、开展考古研究成果的普及宣传等手段,让考古走进寻常百姓家。”
        2014年,中国考古学会也成立了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标志着我国公共考古学体系全面启动。在刘国祥老师看来,公共考古并不是一个专业、一个学科,而是需要每个考古人为之付出的事业。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先生创办“器晤”公众号,长期传播优质考古学知识,他认为公共考古是近年来中国考古学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几乎所有的考古学都将向公众普及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宣传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成果看成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考古学家的多年努力下,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六大考古新发现、探索·发现、考古进行时、考古公开课、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公共考古工作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成为著名的文化品牌。例如,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郑州)期间,央视连续播放三部与郑州考古有关的纪录片,大会还在当地安排了16场公共考古讲座,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央视连续直播四天“三星堆新发现”期间,微博与三星堆有关的话题总量达到21.4亿。前不久召开的“从兴隆洼到三星堆·金沙——岫岩玉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通过网络直播后,引发了150万人次观看。此外,中国公共考古论坛、世界考古论坛·上海等学术论坛以及北京大学中学生考古暑期课题、“马家窑文化节”考古体验等多种公共考古活动,也都在多种渠道传播了考古成果,吸引着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为繁荣文化事业、厚植文化自信贡献了考古力量。
        刘国祥老师认为,考古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工作,为国家创造了不可估量的文化资产,还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典型的例子为兴隆洼文化与敖汉的小米产业:考古学家的工作使得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小米的起源”这一文化品牌为当地的小米产业带来数以亿计的增收。而类似于宣汉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旅游这样的例子,在神州大地更是数不胜数。
        在讲座尾声,刘国祥老师对未来的中国公共考古事业进行展望,他提出学术永远是公共考古的核心,任何公共考古工作都不能脱离学术成果;并指出,公共考古需要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与现场师生的交流中,刘老师认为博物馆应拒绝娱乐化,坚守底线,避免本末倒置(如更加注重文物的保存环境和展陈设计)。他还提出,在大学里一定要做公共考古,并建议我们追踪最新前沿,保持学校自己的特色,聚集爱好者、成立协会,走进历史文化遗产,引导青年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科学技术在文明历程中的作用,深入学习九二八讲话,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讲座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罗武干副教授向刘国祥研究员赠送了【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讲座嘉宾纪念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