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巧做红深浅——记【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之“中国古代铜红瓷器”专场讲座

  • 图文/徐思雯
  • 创建时间: 2020-12-16
  • 2827

20201215日,应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工党支部的邀请,北京科技大学朱剑老师来到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人文楼,为大家带来《中国古代铜红瓷器》专题讲座。

 

朱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陶瓷科技考古、X射线考古等,长期开展同步辐射、中子活化等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等。本次讲座基于朱老师过往的研究,探讨国内外铜红器物种类和中国古代铜红器物原料、工艺以及传播等问题。

首先,朱剑老师对中国历代陶瓷的瓷釉呈色机理进行了简述。夏商周原始瓷器由于受铁元素的影响而发青色,因此又称为“原始青瓷”;两汉至隋唐时期,随着铅釉的使用以及铁、铜元素的加入,瓷器上出现黄、绿颜色;至宋代出现了“彩”的概念,典型代表如宋元时期含铁的釉上彩和含铜、钴、锰的釉下彩;明清时期陶瓷技术不断发展,在康熙年间达到顶峰。其中,铜红瓷器是中国瓷器史上知名的颜色瓷器之一,极具代表性。

 

铜红瓷器最早出现于唐代长沙窑,1998年发现的唐代沉船“黑石号”上就载有长沙窑出口至西方的铜红瓷器。然而这种“铜红彩”是有意烧成还是偶然出现,还有待进一步谈论。宋代的钧窑创造性地烧制出铜红釉,这种“钧红釉”的创烧成功开辟了新的美学境界,对后世陶瓷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末明初,景德镇成功创烧了“釉里红”,这类瓷器十分珍稀,现今存世的仅有70余件。朱老师对比了内蒙古集宁路出土的釉里红瓷瓶与卡里斯勒盘,认为前者属于元代这一地区自用的瓷器,而后者的纹饰与一些外销青花瓷类似,应属于外销瓷。此外,釉里红的出现时间与青花瓷基本一致,二者之间的关联可见一斑。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景德镇烧制成功的“祭红”瓷器最为珍贵,这种技术如昙花一现,其消失原因一般认为有“工艺失传说”和“原料断绝说”。康熙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朗窑红、宝石红等瓷器,标志着明代中期以来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瓷器得到了恢复。这一时期的高温铜红釉品种主要有霁红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三种,各具特色。其中霁红釉颜色偏亮,郎窑红釉色泽鲜艳,豇豆红釉又称“娃娃面”、“美人醉”等。朱老师也展示了国外出土的大量铜红瓷器,如高丽青瓷中的“铜画青瓷”和19世纪欧洲出现的火焰红釉。

随后,朱老师又讲述了国内外的铜红瓷器/玻璃呈色机理研究。日本学者Izumi Nakai率先将同步辐射技术引入考古研究中,通过电子探针分析(EPMA),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等方法证明了纳米级金属铜颗粒是古代铜红玻璃的呈色原因。朱老师本人也致力于使用同步辐射技术和毛细管X光透镜共聚焦技术研究古代陶瓷的呈色机理,近期还采用X射线吸收光谱层析成像技术对瓷釉呈色物质进行3D微观分析。

最后,朱老师总结了历朝历代都追求“祭红”釉的原因。他指出,祭红属于正色,象征着庄重,常用于祭祀等正式场合。正如康熙年间对于这种颜色的模仿,代表了时人对礼制的尊敬和推崇。

       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同朱老师就明清两代的铜红釉差异、中国陶瓷同西亚的技术交流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罗武干老师为朱剑老师颁发了主讲嘉宾文创纪念盘。

 

本次专题报告得到了【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的支持(由国科大文化建设项目资助),该行动将在习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最新讲话的指导下,积极响应学校“文化建设”的号召,继续举办相关活动,引导国科大师生关注文化遗产事业,以期为我校“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作起到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