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7日上午九点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第10期在中关村校区S106教室如期开讲。本次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朱青生教授带来了题为“当代艺术在科学时代的意义和作用”的讲座,讲座由国科大人文学院孙小淳教授主持。
首先,朱教授解释了关于当代艺术的基本问题。他指出,当代艺术是与现代性相关的。在科学主导的现代社会中,当思想无法对当下状况思考时,现代艺术或当代艺术能帮助我们解释科学发展以及由科学发展带来的人的问题。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则在于,当代艺术不再是为提供答案或是迎合感官的愉悦。朱教授认为在科学至上主义背景下,当代艺术是讨论如何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接着,朱教授解释了艺术的狭义和广义概念以及什么是艺术。他从爱欲、生死、区别、秩序、超脱、环境、品类、甚至、圣所、无有十个方面对艺术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将其归纳为“我-我”“我-他”“我-它”“我-祂”四类问题。科学是在“我-它”问题中的讨论,但当今我们将科学扩大以至于占据了精神的几乎全部方面,应该值得警惕。
随后,朱教授从人的本性的角度讨论了科学与艺术。朱教授认为科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信仰,并由此形成了今天社会的主导方式。把世界的本质看作无有的存在,无有的存在即是悬置世界的本质,才能无限扩大对世界的理解,这是当今对本体论的新的解释。人的本性是三性一体的,即理性、思性和情性,相对应为科学、思想和艺术。而科学只是人的本性中的一个部分。
最后,朱教授阐释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科学和艺术一致的特征是创造,但科学是在已知的基础上,艺术的创造从来不需要知识。之后,朱教授从艺术史上的四次革命解释了艺术在人的本性中不可或缺的原因,指出当代艺术并不是提供一个玩乐的对象,而是告诉人的本性遭遇了何种境遇。艺术有助于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因此,艺术在当今的科学时代是必要的。
最后,朱教授阐释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科学和艺术一致的特征是创造,但科学是在已知的基础上,艺术的创造从来不需要知识。之后,朱教授从艺术史上的四次革命解释了艺术在人的本性中不可或缺的原因,指出当代艺术并不是提供一个玩乐的对象,而是告诉人的本性遭遇了何种境遇。艺术有助于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因此,艺术在当今的科学时代是必要的。
【文/张欣怡,图/何涓】
主讲人简介:
朱青生,海德堡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艺术家。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汉画研究所所长。《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编,主持“中国现代艺术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