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第6期报道:科学哲学的历史反思与重构

  • 何涓
  • 创建时间: 2016-05-19
  • 2282

2016513日上午9点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第6期在中关村校区S106教室如约开讲。在前几期讲座中担任主持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袁江洋教授此番献上了题为“科学哲学的历史反思与重构”的讲座,同来自国科大人文学院的王扬宗和郝刘祥两位教授先后主持了讲座的开场和提问环节。

袁教授的演讲分为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如何看待在同一个传统之内的‘化学革命’”中,袁教授首先谈到20多年前任定成教授和Robert Siegfried教授曾相互独立地提出“氧化说”与“燃素说”属同一个传统的观点,随后回顾了他本人在1994年未发表的一篇书评。在该书评中,他对“同一传统下的科学革命”进行了思考,提出用“综合”来代替“革命”的想法。这是袁教授后来提出“元理论”思想的萌芽。袁教授指出,拉瓦锡并没有按照“氧理论”撰写其化学知识论,而是按照化学命名法的更替来完成的。在“经验思维”与“理性理论”之间,拉瓦锡仍然强烈偏向更传统的前者,以致化学在拉瓦锡之后还需要道尔顿式的基础论与康德式的理性思维模式,还需要一场更深、更广的综合。

       
               

在第二部分“关于拉瓦锡化学革命的案例研究:引入元化学分析的视角”及第三部分“元素论化学传统与原子论化学传统”中,袁教授详细阐述了元科学理论的概念。

元科学理论是指在特定领域中,科学家个体就其研究对象给出的本体论承诺,以及进行相关研究所用到的方法论原则。从库恩的范式理论来看,在常态科学中,元理论退化为背景知识,理论和经验担任基本支柱;到“危机时期”,理论支柱出现问题,元理论重新浮现,与实验则联系得更加紧密。在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元理论决定了经验(实验)如何展开与推进,实验则帮助理论家思考和开启新的理论思维方式。

元素论和原子论是化学史上的两大类元化学理论。元素构成物质、虚空不存在,是元素论的本体论承诺;元素-性质对应原则(物质的某一类性质由某一元素引起),是元素论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原子或微粒构成物质、真空存在,是原子论的本体论承诺;结构-性质对应原则(物质的性质由原子或微粒的结构决定),是原子论的重要方法论原则。

波义耳属于原子论传统,其所著《怀疑的化学家》旨在批判以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和帕拉塞尔苏斯“三要素说”为代表的一切形式的元素论。为树立攻击目标,他特意总结了“元素的单质定义”,但结果却是把元素论化学家从“寻找一切金属中所含盐、硫、汞要素”的迷雾中解放出来,并促进了元素论的极大发展。

普里斯特利和拉瓦锡同属于元素论传统,只不过前者以燃素为中心,后者以氧为中心。燃素论和氧理论两种范式并非不可通约,拉瓦锡化学“革命”实则是发生在同一种元理论下的“科学变化”。袁教授深入分析了拉瓦锡通过氧化汞系列定量对照试验而否弃燃素论、建立氧理论的具体历程,以及拉瓦锡“化学革命”在本体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缺陷,并细致解读了元理论视角下拉瓦锡、普利斯特利以及属于原子论传统的巴扬这三位化学家的学术互动,证明了不同传统下的不同范式之间可以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在第四部分“化学革命与化学史的编写”中,袁教授进一步强调,从元理论视角来看,同一个学科里对立的两个学说(如原子论与元素论)能够得到整合,才是科学最深刻的革命或者变化。

在第五部分,袁教授对科学哲学进行了历史反思与重构。他先回顾了清华大学吴彤教授在第3期讲座中同样关于科学哲学的反思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传统的逻辑经验主义对实验的忽视给人类理性与科学带来的畸变,也再次强调了实验对理论思维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针对库恩的范式理论,袁教授提出,在长时段内,外部世界是同一的,人具有跨范式的思考能力,而同一学科内的不同元理论存在共同之处、并非完全冲突。若元理论不变,那么“科学变化”应称为“交替”;若存在不同元理论,则“科学变化”为它们之间的选择和整合。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才是真正的“科学革命”。

由于袁教授是此前多场系列讲座的主持人,本期讲座的提问环节显得格外热闹而有活力。袁老师就听众师生所提出的判决性实验、元理论的解释功能与解决对象、科学家个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元理论思想深度、科学理论的变化过程等问题一一作了细致回答。

【文/陈功东,图/何涓】

主讲人简介:

袁江洋,1964年生,湖北松滋人。武汉大学理学学士、硕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科学史、科学编史学、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及科学社会学。在《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了《科学史:新的综合》《思想之网:牛顿》等多部学术书籍,译介了波义耳的《怀疑的化学家》(科学元典丛书之一)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