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988报道:产业的学问:澄清流行叙事的误导,发现理工科学生的新机会

  • 图文/张婧怡
  • 创建时间: 2024-09-13
  • 64

        2024年9月9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赛迪研究院史晨副研究员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东区教二104,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产业的学问:澄清流行叙事的误导,发现理工科学生的新机会》的讲座。

        史老师提出的问题是:研究科技有理工科,研究企业有管理学。但从科技研发到企业的产业化之间,还有一个巨大的鸿沟。很多认识还停留在流行叙事中,这不仅影响了很多科技项目的投入效率,也会误导理工科学生的生涯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会兴起但又不会等太久?我们实验室的技术路线有没有可能成为主导?创业的话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找工作的话选择产业链哪个环节?这些都是产业的学问,需要懂科技,也需要懂经济社会。真相掩藏在传统新闻报道之后,需要深入一线才能看见。

史晨老师讲座照片

        科学院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史老师非常感谢在科学院的支持下,调研了众多大科学装置,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进行创新和政策研究。通过展示东莞散裂中子源以及神光二号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史晨强调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但认为,目前高校对科技企业研究深度不够,且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业化水平较低,不能有效整合科技人才与企业管理人才资源,对此,史晨老师提出了四点问题供同学们思考:什么样的行业会兴起?技术路线走不走得出来?创业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工作选择产业链哪个环节?

        那么如何用好用活青年科技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史晨老师引用了一句调研中收获的看法:“把中国科学院的博士,拉到深圳华强北毒打一遍,一定能成大事。”史晨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影石insta360的科技产品,强调面向全球的需求以及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更大家分享了如何从产业要素的角度看待大科学装置、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新质生产力。

讲座现场照片

        什么是真正的大科学装置?史晨老师特别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的调研案例,认为人才和精神的传承要胜过有型的装备,特别重点介绍了神光装置带头人朱健强老师在建造科学装置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分享了他对人文和艺术的品味。认为未来国科大应该培养更多这样既懂科学原理,又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才有可能诞生更多带头人。

        什么是真正的产业化?史晨老师分享了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的科技孵化企业清听声学的成长过程。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定向声以及通过屏幕发声这样黑科技的背景知识,然后详细讲述了创新产品如何才能突破从实验室到量产的死亡之谷。该企业历经三代产品迭代,直到进入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才发现了真正的需求场景。史晨老师进一步介绍了这个九死一生的过程中关键的管理人才制度——“双长制”,即需要科技研究人员与企业管理家合作才能跨越量产前的死亡之谷。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史晨老师通过英伟达和SpaceX两个公司的案例,为同学们介绍了这一轮生产力革命的特征。AI和智能制造不仅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还可能改变科学发展的范式。史晨老师还介绍了数字孪生、新一代机器人,以及脑机接口、自动驾驶等技术发展前景,特别提到了概念名词背后的认知差距以及不同产业政策背后的发展理念。希望同学们可以拥有一个健全的认知框架,对科技和产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生涯选择做出明智的判断。

        新时代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发展机会,尤其是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推动下,生产力结构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史晨老师鼓励国科大的同学们要积极拥抱产业界,拥抱全球化,坚持团队合作!

讲座互动照片

        问答环节同学们也向史晨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您在做产业研究时如何去除主观判断以及误导性的噪声?史晨老师认为,未来更多研究领域以及投资机构都会追随产业科技政策的脚步,这方面的政策研究要更多发掘因果关系并经得起检验。也有同学提问:我国科技发展的新型举国体制相比美国资本市场驱动模式有什么区别?史晨老师回答:目前科技产业政策研究,需要更多有理工科背景人才的参与,这正是国科大学生的重大机遇。新型举国体制更适合长周期、战略性技术的突破,能够通过五年规划、专项科技计划等,系统性地设定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但要真正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还需要动员更多主体的积极性,加强产业上下游的配合与协调。两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后,还有很多同学留下来和史晨老师一直讨论到深夜,感谢明德讲堂能够提供这样一个与产业一线对话、教学相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