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954报道:学科交叉研究:四千年前的面条

  • 图文/匡瑞杰
  • 创建时间: 2024-04-15
  • 177

        2024年4月7日,受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吕厚远研究员为国科大师生带来明德讲堂M954期讲座。讲座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一楼305教室与玉泉路校区教学楼阶一3教室举行,主题为《学科交叉研究:四千年前的面条》,讲座由国科大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蒋洪恩教授主持。

主讲人吕厚远研究员

        面条是国人最熟悉不过的传统食物之一,历史悠久,品类多样。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食品,古代人类在何时、何地、用了什么材料与方法发明了面条,一直众说纷纭。本次讲座中,吕厚远研究员就为我们介绍了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面条。

        近年来,考古工作逐渐与植物学等自然学科结合以解读历史真相。吕老师首先对植物考古学的研究手段做了简要介绍,除了大植物遗存,微体化石也经常被应用到古环境、古气候、农业考古的研究之中。微体化石有这样几个特点: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研究数量多,在几克土壤、沉积物中,即可分离很多(10万-100万)完好的微体化石;广泛分布在海陆相沉积物、遗址残留物中。以植硅体为例,其产量高、分布广、抗高温、抗风化,因此得以长久保存,对于植物分类和环境指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禾本科植物有很强的分类潜力。

        最早的面条出土于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厅盆地黄河北岸二级阶地上。2002年,考古人员在发掘该遗址的F20齐家文化房址时,发现了一只倒置的陶土碗,碗底保存有面条,长约50 cm,直径约0.3 cm,粗细均匀,与现在的拉面形态相似。最初研究人员以为是小麦制成,因为小麦是制作面粉最常见的原料,但通过植硅体比对发现与小麦并不相符。因此,吕厚远团队大范围开展现代农作物材料对比分析,掌握了大麦、青稞、小麦、粟、黍、狗尾草等多种植物果实中植硅体和淀粉形态特点,进一步对古代面条样品进行了植硅体和淀粉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古代面条样品中,保存有大量的粟和黍的典型壳体植硅体颗粒和淀粉颗粒。此外,通过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了现代粟、黍具有的化学成分——黍素。植硅体、淀粉粒和生物标志物所提供的多重证据证明,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原料以粟为主,搀有少量黍。

        喇家面条的研究结果为了解古代面条的起源、制作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但也引发了多种争议。例如,4000年前没有石磨如何制作面粉?粟缺少糯性能做成面条?面对种种疑问,吕厚远团队选择深入研究以验证小米面条制作的可能性。他们通过民族学调查了解到在河南、河北、山西乡村, 目前仍然有许多地方做小米饸饹。有鉴于此,研究者在吸取民间锤砸、烫面增加黏性的知识基础上,利用传统饸饹面制作工具,在没有添加任何增黏剂的情况下,成功模拟制作出小米面条。而且,在成功模拟制作面条后,研究人员进行了模拟加热试验,发现加热后仍可以观察到淀粉粒和植硅体,与喇家面条保存情况一致。从而更为严谨地验证了制作和食用小米面条的可能性。除此以外,关于喇家面条还有很多疑问,譬如4000年是否有“饸饹机”呢?是否发现了吃面条用的“筷子”?尽管目前仍不能解决所有的争议与疑问,但是应对质疑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促进了研究的深入,从而逐渐逼近真相。

        最后,吕厚远老师特别强调了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喇家面条正是中国特色植物考古的成果,也是地质学与考古学的交叉成果。现如今,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发生已成为地球科学、考古学、生命科学等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未来仍有更多问题的解决需多学科共同努力,以完善中华早期文明起源假说,改写世界文明起源格局。

       讲座最后,蒋洪恩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吕厚远研究员对老师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本场讲座也在积极交流中圆满结束。


讲座现场

同学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