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917报道:从电影《奥本海默》谈奥本海默

  • 图文/李恩泽
  • 创建时间: 2023-09-22
  • 511

        为增强同学们对于科学技术史的了解,思考科学技术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2023年9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明德讲堂思想系列讲座M917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方在庆进行了《从电影<奥本海默>谈奥本海默》的精彩报告。本次讲座属于“人文学院45周年院庆系列讲座”之一,也旨在纪念人文学院成立45周年。本次讲座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举行,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教学楼阶一1设立分会场。讲座由人文学院教授汪前进主持。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方在庆老师开始了本次讲座。方在庆老师首先介绍本次讲座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电影《奥本海默》的人物介绍、奥本海默的生平简介以及奥本海默对后世的影响。

主讲人方在庆研究员

        在电影《奥本海默》的人物介绍中,方在庆老师以电影《奥本海默》主要演员的合影作为引入,详细讲解了罗伯特·奥本海默、凯瑟琳·奥本海默、路易斯·斯特劳斯、塔特洛克、格罗夫斯、劳伦斯、玻尔、爱因斯坦、泰勒等人物。在讲解中着重介绍了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在电影中的扮演者,并补充了许多在电影中没有出现的真实事迹。

        在奥本海默的生平简介部分,方在庆老师从青少年时代、私人和政治生活、曼哈顿计划和战后岁月四个方面介绍了奥本海默。奥本海默在少年时期便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才特质,但是也受到了欺负,这对他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学毕业后,奥本海默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化学,一年后,对物理学产生兴趣。他只用三年时间,就以最优成绩毕业。之后前往剑桥大学深造,在此期间因和导师产生矛盾,曾想用毒苹果谋害导师,未果后便接受心理治疗。此后转到哥廷根大学跟从玻恩学习理论物理。在哥廷根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奥本海默荣归故里,受到众多高校邀请。他最后选择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任教。一年之后,他觉得自己在数学上还需要更多训练,又回到欧洲,先后在莱顿和苏黎世跟从埃伦费斯特和泡利短期研究,之后回到了美国,任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在私人生活层面,奥本海默曾追求过塔特洛克,但没有被对方接受,此后和凯瑟琳结婚成为夫妻。奥本海默的恋人、弟弟、弟媳、好友都是共产党员,妻子也是曾经的共产党员。奥本海默自己也欣赏共产主义,且参加过左翼政治组织的活动,但是却坚持个人自由,不愿意被束缚,因此没有加入美国共产党。在曼哈顿计划中,奥本海默被格罗夫斯任命为负责人,在洛斯阿拉莫斯领导众多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在二战后,奥本海默担任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主席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奥本海默运用他的影响力,到处奔走,提醒人们警惕核战争的威胁。但在当时麦卡锡主义盛行,他因为其疑似的共产主义倾向和反对氢弹的立场受到了反对者的迫害,而被吊销了安全特许权。

主会场同学在听讲

        谈及奥本海默对后世的影响,方在庆老师认为,奥本海默不仅为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引发了后世对于原子弹所引发的和平问题的思考,以及科学、政治和国家安全之间关系的思考。

        在讲座的最后,方在庆老师就“如何看待奥本海默的共产主义倾向”、“核武器是否有利于和平”、“科学家是否应该为科学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负责”、“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科研动力对比”以及“关于年轻人从事科研工作动力的建议”等问题与在场同学互动,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最终,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此次讲座圆满结束。

现场同学提问

主讲人介绍:
        方在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1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担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科技史、科技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尤其关注爱因斯坦与科学在德国的兴衰历程。出版与爱因斯坦有关的著译作十余种。编译作品《我的世界观》获第十四届文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