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901报道:世界文学“推原”

  • 图文/杨子轩
  • 创建时间: 2023-05-15
  • 528

        2023年5月12日晚,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王扬宗教授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方维规教授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教一楼107,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题目为《世界文学“推原”》。本次讲座由王扬宗教授主持。

主持人王扬宗教授

        首先,方老师告诉同学们要给世界文学(Weltlitteratur/World Literature)下一个精准的定义,似乎很难;常见的界定是世界文学不是什么。如同文学研究者运用的大部分概念和范畴,世界文学也没有一个可靠的定义或内容精准的界说。方老师引述歌德、施勒策尔的论断说明,在歌德的时代,他所说的“世界文学”,既非当时所知的所有文学,亦非各种民族文学的经典文本,而是一种现象,一种态度,一种行为。在他那里,世界文学方案的运作形式是创办文化刊物、从事翻译工作和广交文友等,“世界文学”是各种行为。从这个歌德概念的生成语境和具体含义来看,世界文学行为就是他喜用的“精神贸易”,也就是今人常说的对外交流,开展国际文学活动。

主讲人方维规教授

        随后,方老师介绍了歌德“世界文学”概念之性质。在歌德眼中,“世界文学”绝不是世上所有文学之集合概念,绝非当今世界许多世界文学辞书所罗列的那样。与今天对这个概念的运用不同,“世界文学”在歌德那里既不在于数量(所有文学),亦非见重质量(所有文学中的杰作),文学的国际交流、相互接受和影响之视角才是关键所在。歌德的设想不只是在说,一切(包括文学)都已进入加速运动,因而需要为之命名;他还要用这个概念(以及带着世界文学精神而编的刊物),获得一个参与这场运动、激发他人来共同实践的工具。
        接下来,方老师讲述了文学期刊的世界文学行为。从歌德的许多表述来看,他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德意志和欧洲办刊人来谈世界文学的。歌德于1816年创办的《艺术与古代》,刊名虽不张扬,却是他去世之前十六年中广交文友、相互交流的重要领地。三分之二的文字出自歌德之手,这是他的杂志。通过这一刊物,他得以让一个虽小但很有影响力的欧洲群体分享一个“魏玛的世界公民”的生活和思想。翻译和评论外国文学是该刊的重点,另有报道外国文学动态的篇什,也持续介绍德意志作品在外国的接受状况。即便发行量不大,却是他与志同道合的精英进行交流的平台。

讲座现场

        歌德在谈论“世界文学”时提到的各种文学,尤其是他论及德意志文学晚近所产生的不同凡响的影响时,主要提及意大利、英国、苏格兰和法国文学。纵观歌德那个时期的论说,不难见出他当初想象的世界文学就是欧洲文学,亦即欧洲文学之间的交流。今人也许会对歌德把世界文学看做欧洲文学大惑不解,这在情理之中,因为不理解者是在“作品”的意义上理解“世界文学”的。方老师解释道,倘若真正弄清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说的是“事情”和“行为”,即把“欧洲文学”理解为文学在欧洲世界的交流,这个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方老师在之后引述尤特、科赫的言论说明“交际中的世界文学,到处都是世界文学”。歌德1827-1831年间的世界文学话语,显示出正在形成的“世界文学”的三条路径:首先是翻译,其次是通过研究以及文化刊物获得信息,最后是不同国家的作家、译者之间的交往。而他的世界文学设想 “也旨在把法兰西的交谈文化和不列颠的举止文化引入德意志疆土,唤起人们对于文明表现的敏感度,这样从个体到集体才能造就一个好社会”。歌德之后,1848年革命之前的“世界文学”首先是一个交往概念,时常出现在社会和政治讨论中,后来才逐渐发展为文学史的研究对象,将目光转向文学经典的构建。这一切其实也同文学概念本身的变化有关,“literature”的诸多含义在整个19世纪同时并存,现代“文学”概念尚未占有主导地位。

提问与互动

        方老师在最后一部分介绍了“世界”的动词化(worlding)。与在歌德那里一样,当代国际比较文学领先学者对世界文学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行为。不同之处在于,现今的理解是行为“使然”,即通过不同行为而使作品成为世界文学;而在歌德那里,世界文学是交流本身。
        讲座最后,方老师详细回答了学生们的问题。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介绍:
        方维规,1986年至2006年在德国学习和工作, 获哲学博士学位和德国教授学位,先后在多所德国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6年至今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1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文学与戏剧”学部)。主要从事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概念史、文学社会学、海外汉学研究。德文专著五部,中文专著八部,英文专著、编著各一部,中文编著五种,译作四部(中译德,德译中),论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