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888报道:ChatGPT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

  • 图文/刘明 审核/莫扬
  • 创建时间: 2023-04-13
  • 233

        4月10日晚,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莫扬教授邀请,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研究员刘伟老师做客国科大明德讲堂,为来自我校不同专业的三百余位同学带来了一场关于“ChatGPT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的讲座,同学们早早就来到了讲座现场,教室的两侧过道也坐满了同学。

        讲座伊始,刘老师首先就大家关心的ChatGPT的使用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刘老师指出,ChatGPT具有较强的增强学习能力,这是其优点同时也是其缺点,“ChatGPT的这一能力导致用户的个体的知识水平往往决定了人工智能对其的帮助大小”。紧接着,刘老师从“数据”、“推理逻辑”、“指称”、“意识”“价值和事实”这五个角度为同学们详细辨析“人工智能”和“智能”这两个不同的概念,“Chatgpt的极限也是当前人工智能的极限,但并不是智能的极限”。

        随后,刘老师借用著名的“休谟之问”引出了当前人工智能面对的三个瓶颈问题。首先,当前的人工智能产品的可解释性较差,很多由其产生的结论可信度不高。其次,当前的人工智能尚不具备和人类一样活学活用的能力,对此,刘老师特别指出:“人类的学习能够产生范围不确定的‘意外之喜’,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能够产生隐形的规则和知识”,而这正是目前市面上的人工智能产品无法实现的。最后,人工智能缺乏人类生活常识,很难和人类一样触类旁通。
        之后,刘老师为同学们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维特根斯坦、图灵,乔姆斯基等与人工智能的起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哲学家与科学家。在介绍其观点和主要贡献的基础上,刘老师说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是要与哲学研究相结合,一个真正的人工智能学家无法不去深入地思考相关的哲学问题”。在简要梳理了人工智能在西方的发展史之后,刘老师和同学们探究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把数学当成了逻辑,把逻辑当成了智能”的误区,刘老师指出,“单纯的数学和逻辑都不能直接产生智能”,如果仅仅依靠数学计算和逻辑推演,那最后所呈现的结果往往是“数据很丰富,信息很贫乏”。
        由此,刘老师最终引出了“人工智能”和“智能”的本质区别,即在于“计算”和“算计”之不同。在对比了中国古代哲学先驱伏羲、老子、孔子的思想和西方思想家休谟的哲学思想后,刘老师指出,人的智能中包含了理性和感性,感性是能穿透理性的,理性是激情的奴隶。智能中包含了诸多非理性的,包含跨时空下的非情境,含有矛盾的辩证量子逻辑等等,而相比之下,当前的人工智能还停留在单纯的技术层面,尚未达到真正的智能层面。
        在讲座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中,刘老师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为同学们介绍了“人机环境系统”和“态势感知”这两个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概念。刘老师强调,在未来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人包括需求者、设计者、生产者,机则不仅包括机器装备,而且包括装置和机制。智能是一个“人、机、环”交互共同体,人要解决的是“做正确的事”,机所要解决的则是“正确地做事”,环境要解决的是“提供做事的平台”。刘老师还讲到,当前大国对人工智能领域主要关心的问题包括“数据围栏”、“ai地理围栏”及ai的测试和评价等,这其中尚有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和伦理问题,而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将东方的智慧形式化或许会具有广阔的未来,东方的思想在将来或许能够为智能发展提供大量有益的启示。
        讲座的最后,刘老师介绍了他所在的实验室近期出版和翻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著作以及目前所进行的人机交互实验研究开展情况,并与现场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