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但关于龙在中国的起源、原型与神性等的探究却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基于此,2023年3月15日晚18:30,明德讲堂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王震中先生做客思想系列讲座,从自己的研究出发,并综合文献记载,带领国科大师生一起为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正本清源。
本次讲座主要由“关于龙的种种猜想”、“对龙研究的新思路”、“考古发现所见的有爪之龙与无爪之龙”、“有爪之龙(蛟龙)的生物原型——鳄鱼”、“无爪之龙(蟠龙)的生物原型——蛇蟒或蛇兽(蛇蟒加兽头)”、“龙与雷电”、“龙的神性:究竟图腾还是农业神?”和“龙与皇权的结合——真龙天子概念的产生”八个部分构成,由汪前进教授主持。
讲座开场,王先生援引史料,以王充《论衡·龙虚》、闻一多《伏羲考》、朱天顺在《中国古代宗教初探》和各地出土的纹彩陶盆等为例,系统梳理了从汉代到近现代以来人们关于龙原型的中国文化“哥德巴赫猜想”:马蛇说、鱼纹说、图腾说、闪电说、星宿说……在此基础上,王先生总结了先前研究的两个问题:其一,秦汉以来关于龙形象的研究皆属于次生形态探究,很难探寻到龙的原型;其二,先前尚未有从对龙的形态进行分类的研究。基于此,王先生以考古所得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代龙的形象为主要考察对象和研究起点,将龙的形态划分为有爪之龙与无爪之龙两大类,并结合文献中有关龙习性和形态的记载,分别探讨这两类龙的生物原型,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龙能上天入地的神性特征等因素,开辟了探究龙原型研究的新思路。
在追溯有爪之龙和无爪之龙的生物原型时,王先生分别援引“摆塑龙虎图案”、“铜卣纹饰拓片”、“司马戊方鼎”和“红山文化玉龙”“蟠龙纹陶盘”、“蟠龙铜盘”等考古发现,用鳄鱼和蛇兽分别解释了有爪之龙和无爪之龙的生物原型与部分习性,然而这并无法解释《易经》中“见龙在田”、“飞龙在天”、“龙战于野”等龙升天入地的卦辞,因此他从原始人的思维方式出发,用“原逻辑思维”的比附想象解释了龙是古人将地上的鳄鱼蛇兽和天上的雷电互渗思考的产物——有爪之龙是远古一些部落将天空中的雷电与地上的鳄鱼视为一体的结果;而无爪之龙则是另一些部落将雷电与蛇蟒视为同一物体的结果。正因为如此,龙才会既可升天,也可入渊;既可畜于沼,也可战于野。
龙的原型探究已毕,王先生便展开了对龙神性的探讨。一种是如闻一多所言,上古时期作为大皡氏、共工氏、帝尧、夏禹等族群的图腾而被崇拜的龙;另一种则是在中国农业文化中作为农业神、雨水神、土地神而被崇拜的龙,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根据农业社会生活的需求,对龙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神性,龙也逐渐演变为了万能之神和天意的象征。最后,王先生从《史记》刘邦的出生出发(“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指出从汉代开始,龙与皇权结合在一起后就出现了宫廷之龙与民间之龙的划分,前者属于等级森严的封建主义,后者属于生动活泼的民间文化,由此王先生揭示了龙文化的多面色彩,但同时也强调了自己的主张,不应该对与皇权相结合的龙过分渲染。
讲座至此,已接近尾声,在互动环节中,王先生和同学们就“古代‘天人合一’,古人心目中龙代表着“天”,而中国神话故事体系中,如《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等,龙在神界的地位却相对较低”、“图腾代表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中国人(特别是汉文化圈)会将“龙的传人”作为自己的身份标识。但是西方文化中的龙往往和贪婪、掠夺、破坏相联系。我们要如何认识这种区别、以及如何在这种区别的前提下向世界展示“龙的传人”的文化身份?”、“翼龙,恐龙,为何皆伴随‘龙’?王先生最新的研究方向”等问题上进行了探讨交流。伴随汪老师“本场讲座除却了解知识本身,从王先生身上学习分别用逻辑思维和原逻辑思维进行探究的方法,和从多种观点视角出发,融会贯通更上一层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总结,讲座最终在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中结束。随后,王先生又和抱有兴趣的同学们进行了交流,此时讲座已接近三小时。
主讲人介绍:
王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出版著作:《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商代都邑》《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重建中国上古史的探索》《中国大通史•史前卷》(合著)《炎黄学概论》(合著)《国际汉学漫步》(合著)和《民族与文化》(合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