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18:30,明德讲堂艺术系列讲座M845《汉画与汉代艺术》在线上举行,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刘冠副教授担任本次主讲嘉宾,艺术中心牛锡桐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此次讲座聚焦汉画与汉代艺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特点进行讲述,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首先,刘冠以明德讲堂的“明德”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起,带领大家领略传统文化之美。什么是汉画?刘冠提出,现今所讲的汉画,不单指绘画。狭义的汉画指的是四样东西,第一类是汉代图像的遗存,即汉画像石。第二类即画像砖。第三类指汉代的壁画。第四类指帛画,还包括漆器、刺绣等。
汉代文化基因,楚文化占很大的比重。汉化的艺术价值,对于后来中国绘画中国艺术,甚至中国文人气质的潜在的基因具有着深刻的影响。
之后,刘冠以南越王墓为例,说明这种影响。南越国统治阶层为赵人,将军都是秦人,统治基础则是百越人,文化里面又带有汉文化的特点。广州在当时已经是一个通商口岸。因此南越王墓具有非洲的象牙,证明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可以把象牙运到广州。这些就构成了非常丰富、复杂的汉代文化的特征。
刘冠说明,文字历史有它的优势,但是文字历史面临可靠性质疑。基于质疑,王国维先生提出二重证据法。传世文献要和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献要对应。之后,刘冠对秦陵兵马俑写实的“西来”特征进行了阐述:秦人崛起于西垂之地的过程当中,吸收了大量戎狄文化,即北方草原文化的东西。变得更为强大。进而得出结论,汉文化的特征即海纳百川。
刘冠解释,古代社会具有五种形态,即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商业文明和劫掠文明。商业文明即希腊到罗马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缺乏农耕条件,进而发展商业。农耕文明的人和土地的这个关系是固定的。所以更多在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古代先秦诸子的哲学大多数也是探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汉文化以农耕为主,汉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它追求秩序。进而通过荆轲刺秦、完璧归赵、吴刚伐桂等汉画以及南阳、陕北汉画为例,展示了非常丰富的汉代的状态。
最后,刘冠解释,汉代人喜欢用图像记录事情,并将汉画放置到墓里。汉代人注重形体的气韵,汉代的文化也是相对比较本土化的一种传统文化。
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线上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