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810报道: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

  • 图文/周菂清
  • 创建时间: 2022-07-02
  • 11

        6月24日晚18:30,明德讲堂社会系列讲座M810《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在腾讯会议直播课堂进行,共有逾1400位师生同时在线参加。本场讲座特邀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为国科大师生讲解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介绍长江与黄河对中华文明兴旺发展、长久赓续的意义以及中华文明远离其他文明的积极与不利因素。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前进主持了本场讲座。

        首先,葛剑雄介绍了地理环境的定义、分类及其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范围。他指出,地理环境指的是生物圈,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一方面,地理环境为人类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消亡提供了物质基础,决定了这个环境中的人和一切生物的生活。另一方面,地理环境也给人类的发展留下了广泛的自由:它没有规定人类利用地理环境的过程和方法,也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与传递的方式,只限定了基本规律。本讲的主要议题,就是如何从人与地理环境互动的视角来解读中华文明。

        从起源来看,中华文明的曙光如满天星斗,但这些星星点点最终汇聚到了黄土高原和黄河中下游平原,形成了以二里头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核心,再逐步扩散到全国各地。当时的温暖气候使得这些地方环境适宜,其质地疏松的黄土为只有石器农具的古人类提供了开垦的便利,没有地理障碍分隔的大面积平原地形上分布着稀树草原植被,为早期农业的发展和部落联盟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这样的环境与两河流域也是有相似之处的。此外,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另一重要有利条件是它接近外来文明传入的路径,小麦、绵阳和黄牛等域外物种都是从西亚、中亚经由黄河上游顺流而下,成为了这里的主要作物和畜种。葛剑雄对比了古代中国与古巴比伦在驯化农作物方面的成就,指出有利气候条件在农业方面的关键意义。

        随着黄河流域气候逐渐转向寒旱,长江流域成为更适合中华文明发展的温暖湿润地区。到唐宋以来,经济中心已逐渐转移至长江流域。同时拥有两条世界级大河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大有利条件。到了近代,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主要通过海上传播,沿海地区和上海至南京、芜湖、汉口、重庆这一沿江地带率先发展起来。历史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交相辉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长久不衰。

        葛剑雄指出,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在于与其他主要文明距离较远,并且中间有着难以逾越的地理屏障,人流、物流成本极高。这使得近代以前中华文明鲜少受到其他文明的武装入侵和文化的强制传播。无论是在印度、埃及还是在阿拉伯地区,今天的人们都能见到罗马、波斯等世界性帝国进入当地后的建设,而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直到鸦片战争之前未发生过。这一特点是有利的,又是不利的:直到晚清时期,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依旧极为有限,域外文明的传入也是偶然、个别的。这一方面使得中华文明具有了崇尚和平、不搞侵略的基因,另一方面则消磨了它了解外界的欲望,形成了保守的观念。葛剑雄还就元代的中外交流、当代中国的地理环境因素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