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792报道:中华文明起源的环境背景

  • 图文/农旷远
  • 创建时间: 2022-04-22
  • 4834

        2022年4月21日下午15:30,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莫多闻老师应邀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中华文明起源的环境背景》的专题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蒋洪恩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主讲人 莫多闻教授

        本场讲座中,莫多闻老师通过结合中国考古学家多年的研究成果以及近年来多方面的古环境研究结果,为现场师生讲述了整个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以及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莫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关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考古学标志,以及中国学者就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考古学标志所做的研究与探讨。他提出,文明起源的基础有三个要点:较大区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在我国,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早期起源的主要地区。得益于适宜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这些区域孕育了世界最早的粟、黍农业和稻作农业,可追溯至1万年前。相比之下,一些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利于文明起源,如高寒缺氧的青藏地区、干旱的西北地区、湿热的华南地区等。

        随后,莫老师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大致脉络进行了梳理。距今6000~5000年出现社会复杂化,以中原地区庙底沟文化、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黄河上游仰韶晚期文化、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等为代表。距今5000~ 4000年之间为古国文明时代,生产和经济技术进一步发展,区域文化整合明显,出现都邑性聚落或都城。距今4000年之后进入早期王朝文明,以黄河中游为主的中原地区则出现加速发展的势头,二里头文化覆盖了中原的主要地区,之后经商周的发展逐渐统一了中国现代版图包括甘肃西部、青海东部以东的地区。

        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统一性与持续性的特点,莫老师一一介绍了它们所对应的环境基础。(1)文明多样性的环境基础:环境差异导致各地区生业模式、居址建筑方式及各方面文化特征都存在显著差别,巨大的空间距离则使得各地区以独立发展为主。(2)文明统一性的环境基础:相似的气候(东亚季风、雨热同季)、土地资源条件(黄土地貌或河流冲积平原)使得各文明起源地区均形成了以种植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其次,各地区相互邻近,环境条件具有相似或过渡性特征。环境的内聚性也是重要因素,与域外的地理阻隔使得中国史前文化以内部区域间的交流为主,为日后统一的中华文明形成奠定文化基础。(3)文明持续性的环境基础:环境的多样性孕育了文化多样性,使之呈现更强的生命力;文化与族群的强大使中华文明不可替代;此外我国地理的封闭性、中原的环境优势与中原华夏文明的核心作用也支持着文明的持续性发展。

        在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模式的形成过程中,气候脆弱性和水文环境脆弱性是两个重要的环境原因,莫老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对此进行了阐释。δ18O等气候指标显示在距今5000年及4000年前后发生了两次气候干凉化事件,使得位于现代400mm等降水量线附近的西辽河地区、甘青地区以及陕北榆林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到打击,因而无法取得与中原文化相抗衡的地位。长江上、中、下游以及黄河下游地区则对水文环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以良渚早期文明为例,距今4000年前后洪水泛滥,严重危害低平原稻作农业,导致该文明迅速衰落。相反,中原地区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较高的气温和降水在气候干凉化背景下能支撑旱作农业发展,黄土丘陵台地分布广泛降低了水患的影响,同时还具备地域广大、位置居中、环境特征适中等有利的环境条件。因此在龙山文化之后,中原地区文化获得了持续发展,之后形成夏商王国文明,影响进一步扩大。

国科大学子提问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针对δ18O和古气候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何认识三星堆文化的异质性、寻找剖面的方法、干凉化事件和湿润气候同时出现是否矛盾、仅从环境角度解读文明演变的原因是否可行等问题与莫多闻老师展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