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775报道: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暨早期现代人行为

  • 图文/农旷远
  • 创建时间: 2022-03-11
  • 851

        2022年3月9日晚18:30,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老师应邀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暨早期现代人行为》的专题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蒋洪恩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主讲人 高星研究员

        旧石器时代,始自人类具有文化能力之时,一直到距今约1万年前,可以说几乎囊括了人类生存演化的绝大部分时间。国内外大量考古发现表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性跃变——以制作和使用精美、规范、复杂的各类工具为标志,伴随着艺术创造、宗教萌芽、资源强化利用等;也是在这一时期,现代人群形成并完成对地球村的扩散。这次革命,既是技术革命,也是社会革命。

        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的概念最早从欧洲提出,历史上特指克鲁马农人取代尼安德特人后产生了一系列新文化与新事物。该“革命”的定性是基于与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比较,又称为“创新大爆发”,代表短时期内发生的诸多发明创造与文化-社会变革,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以往对于技术的理解,往往局限在工具的制作,如石器、骨器等。随着研究视野的拓宽,研究学者们逐渐注意到当时人类技术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资源开采与加工、储存,装饰品制作与艺术创作,服饰-编织物,用火等等。表明当时的人类已不仅仅满足于获取资源,而是出现了思想内容的改变与提升,社会关系更为复杂,是人类开始具备了现代认知能力的表现。高星老师同时对“现代人行为”进行了介绍。上个世纪,研究者认为尼安德特人创造的莫斯特文化被现代人创造的奥瑞纳文化所取代,因此该文化许多特征被当做现代人的行为标记。随着研究的深入,复杂的石器技术、复杂的用火熟食方式、乐器与音乐、航海技术与能力等等都成为界定“现代人行为”与“现代文化”的标准。

现场老师和同学们认真观看石叶制作视频

        讲座中,高星老师利用考古遗存照片和模拟实验视频等,直观地向现场师生展示了有关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与行为现代性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其中,石叶技术最为典型,这种技术具有预制石核、定向剥片等固定的操作流程,产出的工具规范、精致、锋利,甚至有些精美的工具可能用于“炫技”或表达审美。开发骨牙角质材料制作工具作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实践,同样涉及复杂的取料、制坯、磨制、钻孔等技术。同时,复杂的用火技术也是“革命”的重要体现,人类在掌握了对火的控制并成功实现熟食、取暖等初级目标后,对火的使用又延伸到对工具、用具材料性能的改变上,文明的孕育与之密不可分。此外,艺术与象征性的作品大量出现也是一显著特点:4万多年前欧洲出现的古笛表现出对音乐的追求;串珠、坠饰等个人配饰被系统使用;岩石壁画中可见动物形象、人类手印以及鲜活的狩猎场景等;动物造像栩栩如生,还包含有一些半人的形象,如Hohlenstein-Stadel Cave出土的狮头人身像,可能代表了某种寓意,或宗教思想的萌芽。以上种种都说明当时人群脱离了纯粹的物质追求,逐渐进入精神追求的层面。

        在中国,随着近年来多个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越来越多的“革命因素”展露于世人面前:西藏那曲尼阿底遗址出土标准的石叶,说明4万多年前先民已勇攀世界屋脊,刷新了学术界和大众对古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能力的认识;近日,泥河湾盆地下马碑遗址出土了东亚迄今所知最早的史前人类使用颜料及其复合制作工具的考古证据,使东方古人类艺术创作、审美、认知表达的历史大大提前;宁夏水洞沟遗址出土有鸵鸟蛋皮串珠,证明该地区先民已具备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审美能力。高星老师还提到,水洞沟遗址的先民亦掌握了复杂的用火技术,在调查发掘中发现了石料热处理的迹象,推测最初目的是改变石头结构、质地,这种热处理也为后来的制陶、冶金打下了基础。且这一遗址先民曾利用“石煮法”加工食物,今天民族学研究中也可见相似案例,可见旧石器时代的一些行为方式一直延续至今,造福人类。

        考古工作不断地揭示出新的证据与现象,为我们逐渐还原历史真相。但在学术发展的征途中,争议必然存在。目前,有关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为全球性还是区域性、尼安德特人的生存时限及其角色、现代行为出现的时间节点、文化现代性的起源等疑问的难题仍待讨论与解决。高星老师认为,不同的地区发生的技术进步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多种因素可能综合地起作用,因此要具体分析,综合分析。

        最后,高星老师提出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存在多种动因,包括现代人起源与扩散、人口的增长与资源压力、复杂的语言与强化的交流能力、不同人群的碰撞交流、末次冰期的气候环境压力、早期人类技术与认知能力的积累等,这要求研究者需要进行整合性研究。欧洲地区大量的考古证据已经给予我们信息与启示,而中国水洞沟、山顶洞、下马碑等遗址以及俄罗斯丹尼索瓦、韩国垂阳介等遗址的考古材料表明,中国-东亚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和人类行为现代性的演进中没有缺席,与欧洲、西亚基本同步或略晚,东西方在此阶段存在频繁的人群迁徙融合和绵密的文化交流互动。

国科大学子提问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同一时期多地发生革命是偶然还是必然、中国旧石器时代鸵鸟生存环境、旧石器时代分期及其结束标志等进行提问,高星老师一一进行了解答。此次讲座,激发了同学们探索人类起源,以及未知世界的热情,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