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752报道:农业的起源、传播与影响

  • 图文/刘理
  • 创建时间: 2021-11-20
  • 2164

2021年11月11日晚18:30,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李小强老师应邀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农业的起源、传播与影响》的专题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尚雪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主讲人 李小强研究员

一直以来,农业起源与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并称为考古学与历史学的三大课题而受到广泛关注。在距今约1万年前,栽培作物分别在中国、西亚、中南美洲被驯化并形成了相互独立、特色鲜明的三大农业体系。长期以来,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和假说不一而足,李老师及其团队是国内较早展开早期农业演替发展与气候环境变化之间动态关系研究的团队。中国作为三大农业起源地之一,独立发展出了旱作农业和稻作农业两套农业体系,形成了世界上唯一连续演化发展的中华农耕文明。除此以外,中国位于地理环境多样、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东亚季风区,是研究农业发展与气候环境动态关系的理想地区。他们选择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遗址的600多个动植物样品,运用植硅体标记技术分别探讨了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半干旱区农作物类型及先民生存策略随气候环境变化的演替机制。通过对比13处遗址区早期农业演化特征发现,距今5000年以来,随着气候逐渐趋于冷干,黄河流域的先民更倾向于种植水分利用率和产量更高的粟。

农业从起源地向外扩散传播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对世界农业格局的形成、农业经济全球化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在起源后的几千年内开始向外传播,目前普遍认为,稻作农业的早期传播路径有西南向-印度、南向-东南亚和北方-西北方三条,旱作农业则一路向南传播,与稻作形成混合农业;另一路向西扩张,沿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传播。中亚地区地处东亚和西亚,南亚和北亚的交叉地带,对于研究中国农业文明对外交流及旧大陆农业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李老师团队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大量考古发掘和采集工作,他们首次发现了距今约1700年的古栽培稻,成为目前中亚地区最早的稻作农业记录,完善了水稻由喜马拉雅南麓向西传播的证据链,确认了水稻进入中亚的时间。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了中亚地区距今约4千年的粟黍炭化种子以及蚕茧、桑树等遗存,显示了东亚旱作农业和丝绸文化的西传比丝绸之路早了约2千年。

除了对中国传统农业模式西进路线的研究,李老师及团队还把目光投向了小麦东渐的道路上。小麦传入东亚的路线究竟是中亚-塔里木盆地的绿洲通道,还是北亚草原通道,这一直以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通过对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通天洞遗址炭化植物种子、木炭、花粉、动物遗存等考古记录以及年代学综合研究,李老师团队将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栽培小麦年龄定格在了距今5200年前,为小麦向东传播的草原之路提供了最早的、关键性的证据。此外,他们对我国西北地区18个早期农业遗址的34个小麦遗存进行AMS14C测年,建立了系统的年代顺序。河西走廊地区最早的小麦出现在距今约4千年前,与当地的粟-黍农业形成混合农业,在此之后的二百年间,小麦和大麦迅速取代本地粟黍,成为当地主要的农作物。无独有偶,全国26处早期小麦遗存研究显示,在距今4千年之后,小麦等高载荷农作物的传入使中国北方传统的粟黍农业向着多样化农业模式转型。

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人类的食物来源,使人类改造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显著提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兴起以及自然环境变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李老师及团队的另一工作重心就放在探究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上。通过对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多处遗址点全新世木材和花粉研究显示,距今约4千年时,在无重大气候事件的情况下,云杉数量急剧减少,这可能与先民对植物的选择性砍伐有关。农业活动对遗址周边的阔叶混交林造成永久性破坏,导致灌丛草原退化,形成植物种类单一的草原植被。通过对11415个遗址点进行统计,距今5千年以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增强,可能是导致黄河流域植被类型大规模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科大学子提问

        讲座结束后,李老师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