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711报道:天人之道:汉代天文学的范式

  • 图文/徐思雯
  • 创建时间: 2021-06-01
  • 1875

20215251500,明德讲堂M711期讲座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一楼208教室举行,国科大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小淳教授受邀主讲,报告题目为“天人之道:汉代天文学的范式”。人文学院考古系宋国定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孙小淳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从天文学到天文学史,用“科学”的方法和“历史”的维度来研究科学史问题。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不仅涵盖了天象变化,也与人文密切相关,其根本的目的是探究天人关系。

    我国古代有着观象授时的传统。《尚书·尧典》中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观象授时是统治者的第一要务,历法是统治合法性的象征。观象授时的主要观测方法有观测日出日没地平方位,圭表影长测量和昏旦中星观测。约4000年前的陶寺遗址中就有出土圭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有了完备的“四分历”。所谓“四分”就是指一年 365 日之后的余数为四分之一日。当时已经掌握了197闰的规律,即19个回归年和235(12×19+7=235)个朔望月的日数非常接近。

孙老师推演古代历法

汉代天文历法已经较为成熟,其范式值得深入研究。“范式(paradigm)”一词由美国著名哲学家库恩提出,是一种理论体系、理论框架。古代记录历法的文献一般叫“律历志”。先讲音律,然后再讲历法。因为古人认为音律是天地之气,数是从音律中生,宇宙间数的确定,由律来决定。数构造出历法,数又产生此律,所以律历相通。历法的目标,就是把所有自然现象的周期性节律调和起来。所以,历法就是调和节律和周期。中国古代的历法,理论上来讲,也很简单,就是发现各种周期,定各种常数,然后找一个最小公倍数。但这里有个追求暗含在里面,就是把自然的、人体的和社会的节律融为一体,包括历史、朝代的更替等社会现象,可以说天文历法是天人合一的大一统模型。节律也好,宇宙有机体也好,实际上是说宇宙、社会、人体完全是一种感应的、共鸣的有机体。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

孙老师介绍火星运动模型的计算

中国古代宇宙论的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天地对应和天人对应。中国古代的星官体系是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西方的传统以神话中的事物为主,而中国星官体系则完全不同,是把人间帝王社会搬到了天上。人间的帝王将相、后宫妃子、宫廷庙宇、市场宾馆、车辆道路、谷仓武库、 军营车骑、宗教仪礼、农耕狩猎、父子老人乃至坟墓尸体、厕所屎粪,都搬到了天上。天地是名副其实的对应。正是有了这种对应,中国古代的天与人之间才那么的接近。“天文”永远与“人文”密切关联,所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其根本的目的是探究天入关系,正如司马迁所说: “究天人之际”。

孙老师讲述古代历法的特点

汉代天文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典范,无论是从宏观出发还是聚焦于微处,都有其可研究之处。康德说:“天上的星辰,地上的道德律”。“天人合一”是汉代天文学最主要的精神,也是最鲜明的特征。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针对中西方天文学发展的异同和研究仪器等方面踊跃地向孙老师提问,孙老师对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回答,令在座的同学认识到不一样的汉代星空。

在场同学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