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691报道:江南外史:灾害、不确定性与江南道路再思考

  • 图文/郑锌煌
  • 创建时间: 2021-05-08
  • 948

202142818:30,明德讲堂M691期讲座在国科大教2-204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夏明方教授应主讲国科大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本次讲座以“江南外史”为题,强调要站在国内外学界对江南的固有印象和先入之见之外看江南,把不确定性带入江南研究,书写另一种江南叙事。

夏老师讲述题目“江南外史”的内涵

    讲座开始,夏老师首先为同学们讲述题目——“江南外史”都有哪些内涵。夏老师认为,当我们研究江南历史之时,不应将视野局限于江南本身,“外史”能赋予我们多种考察江南历史的视角,让我们抛弃一些固有的印象和先入为主的看法,从而实现对江南的另一种书写。“外史”有多重内涵,它主张从江南之外看江南、从庙堂之上看江南、从中国之外看江南、从平原之外看江南、从苏杭之外看江南、从精英之外看江南、从唐宋明清之外看江南、从天堂之外看江南。

汪前进教授主持讲座

接下来,夏老师有为同学们讲述,什么是江南?著名学者李伯重曾对“江南”这一概念做过界定,“李教授的‘江南’指的是长江三角洲或太湖流域,共4.3万平方公里,他称之为‘八府一州’,即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江宁(应天)、杭州、嘉兴、湖州以及由苏州府析出的太仓州。美国学者施坚雅提出一个核心-边缘结构的地区系统理论,李教授的‘江南’是一个施坚雅意义上的完整经济区,有三个特征:(1)同属太湖水系;(2)数个具有高层中心地功能的大中商业城市如苏州、南京、杭州、松江(明)——上海(清)以及相应的基本经济腹地;(3)形成中心地-核心-边缘关系的地域分化结构:即作为最高层中心地的苏州,其周围由南京、杭州、松江或上海构成的三角形核心区,以及之外由太湖以西的宁镇丘陵和浙西山地构成的依附性边缘地带。”

夏老师讲述中国人的“江南情结”

但是,江南并不仅仅存在于太湖流域,在过去的一千年来,江南一直是中国经济、文化上最发达的地区,江南逐渐成为人们对富庶繁荣之地的想象的原型,并努力想要将江南复制到全国各地这便是中国人的江南情结。“江南是唐宋以来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盼江南变江南也是千年以来很多国人的情结,但就江南自身而言,其早在司马迁笔下就有“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的描述,其崛起亦以诸多天灾人祸为背景。清嘉道时期,面对严重的水旱之忧和经济萧条,林则徐、陶澍等江南地方大员甚至殚精竭虑,试图在其他地区推广江南经验,以求纾解困局,解放江南

夏老师讲述江南的“山海生态系统”

江南并非只是人们固有认知中的杭嘉湖平原,它还包括山地和海滨,对它的进一步研究须将其负山滨海的环境特征,亦即山海生态系统纳入视野,从而呈现立体化的江南。

从全球范围来讲,在近代激烈的中西碰撞和历次战争之中,江南的中心经历了从苏州到上海的转移,其治理思路经过了从林则徐到毛泽东的承继和发展。中国人有着千年不变的江南梦,隋唐时代的塞外江南,宋元明清的畿辅水利,大跃进时期的江南话语,农业学大寨、而大寨学江南,林则徐在新疆伊犁造就的塞北江南。

如今,江南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一首歌谣反映了江南几十年来的生态变迁,五十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农田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江南的生态环境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关乎国家的发展。如今的江南,既是最忆是杭州的风光所在,亦是众多毒地的肇源之处,走过一系列变迁历程后的江南又当何去何从,何处才是国人理想中的“江南”?这是当前中国学术界理应探讨的新话题。

讲座现场

国科大学子提问

国科大学子提问

主讲人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和国家减灾委专家委专家,曾任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慕尼黑大学卡森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特任教授。著有《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合作主编《中国荒政书集成》《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民国赈灾史料三编》等大型资料丛书,主持开发“清代自然灾害信息集成数据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