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679报道:龙芯:自主CPU的发展道路

  • 创建时间: 2021-04-25
  • 792

202141218:30,明德讲堂M679期讲座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胡伟武先生应邀主讲,国科大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本次讲座胡伟武先生从什么是CPU讲起,探讨自主CPU发展是走“市场换技术”道路还是“市场带技术”道路问题,与同学们分享发展核心技术的体会。

胡老师讲述什么是CPU

“现代计算机采用冯诺依曼结构,由五部分组成,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我们所说的CPU就是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的,CPU是计算机的心脏。在IBM时代,CPU体现为若干个柜子,60年代我国曾自行研制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计算性能达到每秒5万次,这台计算机主要是为当时两弹一星工程服务的,我们称之为‘功勋机’。Intel时代,CPU体现为一个芯片。ARM时代,CPU体现为一个IP,软IP为源代码,硬IP为版图。”

“那么,什么是自主CPU呢?自主CPU就是自主研制运算器和控制器,目前我国CPU自给率还很低,我国手机芯片自给率(约20%)高于计算机芯片自给率(约4%),但我国手机CPU自给率(0%)不如计算机CPU自给率(约2%)。CPU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市场,但是占据这个市场主导权的是欧美、日本等国家。电脑领域芯片企业比整机企业挣钱,手机领域整机企业比芯片企业挣钱。IT产业本质上是“解决方案为王”的产业,解决方案决定用户习惯和产业主导权。电脑的使用和升级Wintel说了算,手机的使用和升级谷歌和苹果说了算,2017年我国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为6.5%IT产业平均利润率为5.4%。中国IT产业没有自己占主导的生态环境,因而也在很多领域中丧失了话语权。IT产业的利润在于建制与生态,中国“码农”对国家的贡献不如中国工厂中的工人,中国的IT产业好比美国的佃户,哪一天地主收回了土地,中国的IT行业就无法生产,我们做龙芯的目的,就在于开辟另一块土地。”

CPU还涉及到国家安全。2012323日,伊朗布什尔核电站遭到震网病毒攻击,20%离心机报废,核电站监控录像被篡改,监控人员看到的却是正常画面,可怕的是遭攻击电脑是物理隔离的。20079月,以色列轰炸了叙利亚东北部一个潜在的核设施,在此之前,叙利亚预警雷达刚好出现故障,刚开始以为是正常的随机故障,事后发现是雷达中的通用(Off-the-shelf)处理器后门引起。类似的问题在委内瑞拉、乌克兰等地都曾出现过,也包括在我们中国。”

CPU研制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自主体系建设需要打通信息产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这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基于自主IP核的芯片设计、基于自主指令系统的软件生态、基于自主材料设备的生产工艺。”

胡老师讲述CPU发展中的两条路线

“一直以来如何发展我国的核心技术,存在两条线路,即市场换技术和市场带技术。所谓市场换技术,就是通过合资等方式把中国市场给予国外企业,希望在合资过程中得到先进技术,典型代表就是我国的汽车工业。所谓市场带技术,就是通过体制内市场引导,带动技术进步,再参与体制外市场竞争,代表就是我国的航天工业。这两条线路都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目前CPU也存在上述两条路线。境外主要CPU企业均通过合资或授权的方式成为‘自主CPU’,这条路线强调自主CPU要‘融入’已有生态。而龙芯和申威CPU自主编写CPU源代码,并在应用中不断演进,强调自主CPU要建立自主生态。龙芯走的是市场带技术的道路,我们认为要同台竞技要先通过楼梯‘上台’,一步楼梯就是一次在市场应用中试错,最终建立自己的生态。”

“我曾经对记者说,CPU不是有钱、有人就能做出来的,核心技术产业只能在试错中发展,时间是核心技术产品最重要的门槛。三流产品有钱就能做,中国人民已经做透了。二流产品有钱+有手艺(人才)才能做。一流产品有钱+有手艺(人才)+长期积累才能做。资金可以筹集、人才可以挖来,体制机制可以改进,只有时间没法超越。养猪一年就能出栏,一头小牛犊需要养三年才能犁地,做CPU就像养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结婚买房子要首付,才算是养大了。”

胡老师讲述龙芯的发展过程

“我们开始自主研制CPU的初心都很简单,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能没有自己的CPU。我们2001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龙芯CPU,得到了863973NSFC、核高基等重大专项的支持,完成了近十年的技术积累,同时我们也发现CPU不能只在实验室里面做。”

2010年龙芯团队转型成立公司,与市场结合,把科学院的技术(样品)转换成产品。在之后的几年中,我们走过许多弯路,不重视单核性能和CPU的通用性、盲目叠加核心数,比如当时Intel的核心数是四核,我们能做到八核、十六核,实验室测试时的数据很好看,许多国外媒体甚至说龙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现实却很残酷。中国的自主CPU同国外性能差距依然很大,申威“太湖之光”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它只能处理部分问题,换句话说就是通用处理能力不行,通用处理能力需要计算、访存、IO能力的平衡。Intel 28核,华为能做到64核,看起来很强大,但是单核处理能力不行,就像一群小学生跟一个大人比赛拔河,‘人多谈不上力量大’。同时,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工艺同国外还有很大差距,Intel使用130nm工艺实现Pentium IV主频4GHz20101GHz3A1000性能是同期Intel处理器1GHz性能的1/5。”

“在一次次试错中,我们制定了龙芯的设计原则,就是练好内功,通过设计优化提高单核通用处理性能。在多轮“试错”中,技术平台和产业链不断完善,性能不断提高,逼近市场主流CPU的性能,形成了包括几千家企业的产业链。在行业市场的带动下,龙芯上了几级‘楼梯’:2011-2015年,重要设备试点应用,从无到万片/年;2016-2019年,电子政务试点应用,从万片到十万片/年;2020-2022年,关键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推广,希望达到从十万片到百万片/年。”

胡老师讲述龙芯的指令系统与软件生态

除了芯片外,龙芯还致力于搭建自主生态。“指令系统是软件生态的重要载体,目前的Wintel体系和AA体系主要构建在X86ARM指令系统上。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的“语言文字”,中国人可以用英文写文章,但不可能基于英文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我国关于指令系统自主和兼容的长期争论是:能不能做到既自主又兼容?我们认为,自主和兼容不存在绝对的矛盾,基于长期积累,我们可以做出充分考虑兼容需求的自主指令系统。十几年来,龙芯OS在试错中趋于成熟,功能逐渐丰富,可支持大量IO驱动,如打印机、扫描仪、高拍仪、身份证读卡器,架构上逐渐稳定,应用现场问题追溯到CPUOS上的越来越少,成熟度接近Windows XP的水平(多轮快速迭代后达到十几年稳定),性能成倍提高,从被动优化到主动优化,打通技术链,在每个局部都不如国外的情况下整体性能优于国外系统。”

“经过20年的发展,2020年龙芯自主CPUOS基本完成‘补课’,百万片规模的应用验证了龙芯CPU的成熟度,CPU通用处理性能达到市场主流CPU水平,OS成熟度接近Windows XP的水平。但也面临了几个问题,如应用迁移和产业配套成为自主CPUOS发展的下一个瓶颈,硬件配套不足,应用软件不足。”

“高复杂系统能力的建设需要以30年为周期。‘运十’1986年拆解,“C9192017年首飞,自主CPU也需要30年。曾有人问,有没有办法避免上述耗时的多轮试错,不用爬楼梯,一步就上楼呢?在这几十年里,我们进行了各种尝试:造不如买、市场换技术、研不如买、弯道超车。我们逐渐意识到,时间是创新的第四个变量,发展核心技术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追赶,不要幻想‘弯道超车’。在不断试错中改进是复杂系统创新的必要过程,好的体制机制及更多的经费可以加速试错迭代,但不能取代试错迭代。浮躁会让我们的产业发展走入误区,反而发展更慢。两弹一星的先辈和几亿农民工靠的都‘5+2’、‘白+黑’的‘直道追赶’,我们今天也没有取巧的理由,有些表面上的“直道”是更弯的弯道。”

走‘市场带技术’的道路,通过自主研发掌握CPU的核心技术,建立自主创新的信息技术体系,我们失去的只有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汪前进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

国科大学子提问

 

主讲人简介:胡伟武,浙江永康人,著名计算机领域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微处理器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我国第一颗通用处理器龙芯的总设计师、创始人。主持研制龙芯系列芯片,使我国CPU研制完成零的突破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致力构建自主的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在龙芯产业化过程中推动自主信息产业体系初具雏形。现任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常委,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图文/郑锌煌,审核/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