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539报道 | 冲积扇上的城市: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的几个问题

  • 宋石玮
  • 创建时间: 2018-12-26
  • 1712

        2018年12月20日18:30,明德讲堂第539期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1-101举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受邀主讲,做了题为“冲积扇上的城市: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的几个问题”的精彩报告。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唐老师首先指出北京城是坐落在永定河冲积扇上的城市,这一特殊的历史地理特点在北京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利有弊,围绕这一主题唐老师开始了本场讲座。

        讲座的第一部分是北京城选址的历史变迁。北京城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从周朝分封的燕都、蓟城,到金中都和元大都,北京城选址呈现向冲积扇脊部移动的趋势。这有效避免了河流水患,但也带来了引水不便的难题。同时北京城需要注意雨水排泄不畅造成的水灾。

        北京城选址的另一突出特点在于冲积扇上大量的泉水溢出带,使得北京城内外有众多泉水成河。金中都城向元大都城的迁移也包括城市主要水源由莲花池水系迁移至高梁河水系。泉水为城市主要水源的优势在于水势稳定,水质清洁。与此同时,有限的水量使得寻找新水源成为北京历史地理的基本问题之一。接着唐老师介绍了从金代到元代人们为寻找新水源和解决漕运问题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效果。元代通惠河汇集西山所有泉水引入运河,同时修闸口控制水流均衡,是解决漕运问题的成功典范。

        然后,唐老师对元代以来北京城的城市规划情况进行了讲解。冲积扇顶部有一片天然湖泊是高梁河的一段,也是元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参照物。元朝皇帝想把这片湖泊修入皇宫大内,在此基础上负责规划的刘秉忠依据《周礼·考工记》确定了中轴线和东西城墙的位置。明朝北京城开挖了南海。清代大规模治理西郊水系,修建园林开挖水库汇聚西山水源,治理沼泽。

        最后,唐老师介绍了在新中国时代,北京城如何全面寻找新水源,包括修建密云水库,开启南水北调工程等。

        讲座最后,同学们积极向唐老师进行请教,问题包括明代挖南海的土堆成山的位置选择有何依据、京杭大运河遗址万年桥如今的位置、元代都城规划中有哪些遗留至今的遗迹、在现代北京城中是如何被利用的,玉渊潭在北京城历史上的地位,中央党校与颐和园昆明湖水系的关系等,唐老师都做出了详细精彩的解答。



主讲人简介:

        唐晓峰,1948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6-1978年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工作。1981年获北大地理系历史地理硕士学位,1994年获美国Syracuse大学地理系博士学位。1993年任教于美国汗米尔顿学院。1995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现为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地理学思想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