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536报道 | “天下之中”与“日中无影”:神话、想象、天文学及其意义

  • 李京亚
  • 创建时间: 2018-12-18
  • 1850

        2018年12月14日18:30,明德讲堂第536期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1-101举行,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王邦维受邀主讲,做了题为“天下之中与日中无影:神话、想象、天文学及其意义”的精彩报告。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王老师先对《周礼》、《山海经》、《南海寄归内法传》做了简单的介绍,指明其中部分所记与本次讲座之关系。

        《周礼》成书于战国时期,主要记述周代的礼制,由战国学者集结传世之文并补充而成。《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这是周礼对“土圭之法”与“地中”关系的记载,并被后世学者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注释,其中以汉代郑玄、唐代贾公彦、清代孙诒让为主要代表。《山海经》中的《海内经》、《海内南经》有“建木”和“日中无影”之说,《吕氏春秋∙有始》、《淮南子∙墬形训》、晋代郭璞对其做注,认为“都广之野”可能为巴蜀。现代有学者则提出三星堆神树和“建木”可能有关系。成书于武则天时期的《南海寄归内法传》,载“洛州无影”、“旋右观时”,则进一步讲述了“无影”之事。

        基于对三部典籍中的记载,王老师对“无影”提出疑问。据我们所知,“无影”需要在南北回归线以内太阳能直射到的地方才会存在,而“洛州”明显在北回归线以北,又怎会无影?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王老师,直到偶然的机会参观登封告成镇的“周公测景台”遗址才霍然开朗。原来在夏至的时候,周公测影台圭表的影子会刚好隐没在其有角度的石台上,形成无影的效果。由此,王老师也对以往自己仅仅做文献工作来进行研究的方式进行反思,并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对自己的感悟做出总结。

        之后,王老师对天地之中和日中无影的观念从何而来进行探讨,认为这些源自古人对测日影等天文活动,之后赋予了其天地之中的意象,再之后与日中无影结合而形成。这与文化优越感和对话语权的掌握有关,并与印度佛教观念相比较,指出其相似之处。最后,引入“雅各之泉”和“复活柱”的实例,指出西亚的“天地之中”现象,并说明可能与人本身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有关。

        在最后的提问中,同学们对夏朝与国家起源问题、南半球的各地是否有“天地之中”观念、“日中无影”的观测为什么不在更南方进行、朔方与南冥、山海经中所记与蜀地的对应等问题向王老师进行请教,王老师都一一作出解答。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本场讲座。

主讲人简介:

        王邦维,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梵语及汉语佛教文献、佛教文学、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自1984年起在中国大陆、台湾及德国、法国、印度、日本、瑞典、爱沙尼亚、荷兰、尼泊尔出版或发表有各种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其中包括《佛经故事》、《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华梵问学集》、《跨文化的想象:文献、神话与历史》、《交流与互鉴:佛教与中印文化关系论集》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