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18:30,明德讲堂第535期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1-107举行,北京天文馆朱进研究员受邀主讲,做了题为“一个天文新发现引发的天文漫谈”的精彩报告。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朱老师从新观测到的一个最初命名为“Rama”的天体开始讲起,对天文学家对它的认知过程进行了介绍。最开始天文学家认为其是一个行星,后来认为它是一个彗星,再之后发现其运行不仅仅受太阳的引力作用,还受其它的力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它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长宽比为1:10的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
接着,朱老师对我们现在进行的关于地外文明和地外生命的寻找工作做了简单的介绍。他从我国的“FAST”射电望远镜开始讲起,说明我们现在发射的无线电波所能探测的范围,以及空间望远镜对类地行星的寻找;重点介绍了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发现的编号为“开普勒-452b”的类地行星,对其质量、与恒星的距离等与生命存在的相关条件作了说明。
然后,朱老师对天文是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指出,大多数人及学者都是在关注地球内的变化,而天文学家以及天文爱好者等则是关注地球之外的事情。天文是关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天体(位置、运动、性质等)和现象,其研究方法是以观测(而不是以实验)为基础。其研究强调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朱老师对大家比较熟悉的流星现象进行了介绍,强调流星同时出现基本都是数量比较少的,一般展示的那种满天流星的图片是经过长时间曝光形成的效果。流星体一般是在离地面100km时发光,到距地面80km时结束发光。每小时超过1000个流星的流星雨被称为流星暴雨。他还对极光和人造天体、星座、星云、星系等做了介绍。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对黑洞、三体、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提问,朱老师一一作出解答
主讲人简介:
朱进,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北京天文馆馆长;北京古观象台台长;《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天文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委员。曾获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