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晚,明德讲堂文艺系列第398期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举行,北京大学韦正教授受邀主讲,为同学们带来题为《汉风与唐韵——传世与出土绘画的邂逅》的精彩报告。艺术中心牛锡桐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
韦教授认为汉唐之间是中国绘画艺术开始发展的阶段,虽然绘画在中国发生得很早,但早期都是实用性的。绘画能够作为一门艺术,需要超脱现实需要的社会阶层即贵族阶层的出现,而这个贵族阶层的诞生要到魏晋南北朝时代,这也是中国绘画界最早的传世人顾恺之生活的年代。接着韦教授从大量精美传世绘画的材料以及艺术特点来分析其阶段性的特点。
韦教授还探讨了玄学和佛学对唐汉时期绘画艺术的影响,如玄学中的“有”与“无”,“形”与“神”,“点睛之笔”等概念,表达了玄学对该时期绘画艺术的影响。同时西域画法的传入,比如印度画论中画死人与熟睡之人的区别以及印度佛教的舞蹈理论,可能影响到同时期国内绘画理论。
韦教授的报告,保持学术性的同时也不失趣味性,台下的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讲座结束后,韦教授还与一些感兴趣的同学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报告人简介
韦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与美术研究,兼及佛教考古、中西交通研究。出版《六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魏晋南北朝考古》等学术专著,发表论著数十篇,主要涉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形态、墓葬制度、文化艺术、对外交流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