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18:30,明德讲堂历史系列第396期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2-105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为同学们带来题为《玛雅名城的中国龙》的精彩讲座。人文学院尚雪博士主持了本场讲座。
李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迷人的中美洲文明。距今3500年前后,在墨西哥湾出现中美洲的母文明,奥尔梅克文明Olmec;奥尔梅克衰落之后,在其影响下,产生了瓦哈卡文明、玛雅文明、Teotihucan文明等。Teotihucan人有强大的武力,征服墨西哥地区,促进了玛雅城邦的变革。而本次讲座的主要对象——科潘遗址,是玛雅文明最重要的核心城邦之一。
科潘位于玛雅世界的东南部,控制了玉器,远离中部的征战,经济、艺术高度发展,被称为玛雅的雅典。作为发掘人员之一,李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科潘遗址的发掘情况。2015年8月,在哈佛大学玛雅文明权威学者威廉•费什邀请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对科潘遗址编号为8N-11的贵族庭院开始发掘。迄今为止,完成了对北侧建筑的全面发掘以及西侧北端建筑的发掘。
玛雅观念中,万物都有由生到死再到重生的生命循环,包括建筑。因此,玛雅人经常会拆毁旧建筑(等同于令其死亡),再在其废墟上覆盖新建筑(等同于旧建筑的重生)。本次发掘采取了打隧道的办法,穿透表面的晚期建筑,以探索早期建筑的形制。北侧建筑演变对应整个科潘王国的演变过程,体现了科潘兴衰。其中第三期建筑有13级台阶 ,13组雕刻,雕刻上有墨西哥纪年符号,交叉火炬(与第一王获取王位有关)。对应第15、16王复兴科潘时期,国王给贵族更高的待遇,以获支持。正因如此,该贵族院落才能模仿王室的建筑规制,用王族的雕刻形象。
西侧北端发掘过程中,不断有精美雕刻出土,包括与中国龙首酷似的羽蛇神头像、玉米神头像,象征太阳的十字花图案,抽象的蜈蚣头部图案,还有鸟爪,水滴、海贝图案等。经过初步复原和分析,该建筑的雕刻均与冥界景象以及玉米神和太阳神死后沉入冥界又重生的神话相关。
李老师还介绍到,本次发掘秉承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如陶器、绘图、黑曜石器研究等,此外,浙江大学也首次尝试将雷达探测方法应用于石头堆砌下的建筑的探测,效果较好。在讲座的最后,他强调了中美洲文明与中国文明的特殊关系,呼吁中国考古要有关注世界文明的态度,在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获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同李老师交流,李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也做出了清晰明确的回答,与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主讲人简介:
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前考古、中华文明起源、中外古代文明对比等。主持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和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的发掘。承担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获多个奖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综合研究”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科潘遗址发掘和中美洲文明综合研究”田野工作主持人。出版《灵宝西坡墓地》等中英文专著3部,发表《中国史前社会上层远距离交流网的形成》和《“最初的中国”的考古学认定》等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