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报道:Chinoiserie: The Chinese World in the Western Mind

  • 创建时间: 2016-05-15
  • 1834

    M351-1

M351-2

M351-3

2016年5月9号下午,来自Sussex大学的Maurizio Marinelli教授在中关村校区为我们带来了题为Chinoiserie: The Chinese World in the Western Mind的讲座。本场讲座由人文学院袁江洋教授主持。

Marinelli教授致力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比较研究,对第一次全球化时期中国在世界的文化影响和人文印象兴趣浓厚。他开场为同学们带来的问题就是:中国在欧洲人眼中留下的印象究竟是什么?对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什么才是中国最有特色的标志?

Chinoiserie是一个法语词汇,如果用今天的流行语言,就是“中国范”或者“中国风”的意思。自古以来,各种商路和航线维系着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交流往来。在第一次全球化时期,丝绸之路作为世界8条商路之一,为西方提供了大量中国的商品,因为距离遥远,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停留在非常模糊的想象之中,在这个时期,《马可波罗游记》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虽然后世考证认为马可波罗并没有亲自来中国游历,他的游记只是汇集了当时在欧洲广泛传播的关于中国的传说,但是这部名不副实的“游记”为我们提供了当时欧洲人的中国印象的一些线索。在《游记》中,马可波罗把中国概括为宏伟而又富丽堂皇的土地。这个时期的中国,被称为Cathay(震旦),在欧洲人的印象中,这是一篇神秘而充满无尽玄想的大陆。

  在第二次全球化—开辟新航路的时期,英国的东印度公司(1600-1850s)才开始让西方认识东方的真实面目,西方大量的商人往返于欧亚航线,在中国生活的传教士和商人给欧洲带去了更加详实的资讯,中国的陶瓷、丝绸、香料让人惊羡,先进的手工业技术给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切都让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从不切实际的玄想变得更加明晰,观点也发生了分化。一些人成了“中国粉”(Sinophile),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甚至推崇中国的儒家政治文化,并且以此与法国政治相比较,认为中国文化更加优秀,而另一些人对中国带有敌意,对中国的怀疑和畏惧成了排华论(Sinophobe)派别。然而Marinelli教授指出,以往的学术著作,也往往注意到了这两个极端,却忽视了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在这两个极端中间有着微妙和复杂(Confusing)的中间区域,这值得更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索。Chinoiserie就是这段时间形成的一种趋势,从中国输入的技法和设计风格被西方人所推崇,西方的设计师们吸收和融合了中国元素,和自己的审美相结合推出了欧洲人的“中国范”设计。从西方模仿中国建造的塔和房屋,到金银镶嵌的瓷器,再到家具和戏曲,都有着浓浓的中国风格。然而,模仿的对象并不只是中国一个,在很多作品中,混合着中、日、印、伊斯兰文明等多重元素,形成了欧洲独特的东方格调。布莱顿皇家行宫(Brighton Pavilion)就是建筑上的一个典型特例。最初的设计是完全仿中式的,然而现在我们所见的建筑是外表融合了伊斯兰和印度风格,内部装饰和家具采用了中式的设计,但是却加入了大量英国人自己的想法,显得缤纷多样却也难以归类。

最后,Marinelli教授总结认为,之所以Chinoiserie会流行,是因为在其中国特色中融入了适合西方人口味的设计,双方取长补短,自然相得益彰。

【文/金玥苏,图/金玥苏】

主讲人简介:Dr Maurizio Marinelli joined Sussex in September 2013 after leaving Australia where he was Professor of Chinese Studies and Director of the China Research Centre at th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During his career, he also taught East Asian studies in Italy,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is research is located at the crossroads of culture, geography, history and politic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Chinese cities. Through this interdisciplinary lens, he explores the socio-spatial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China as a means to engage with larger related universally experienced themes (i.e. urban aesthetics regimes, regeneration of colonial/global spaces, urban design and public space, living heritage, etc.). He has completed several studies on the historical and socio-political dimensions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the port city of Tianjin, the Chinese capital Beijing, and colonial-global Hong Kong. His research has been published in leading academic journals, including Theory and Society; Emotion, Space and Society; China Information; Urban History; China Heritage Quarterly; Postcolonial Studies, and Cultural Studies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