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报道:中国上古史的信与疑

  • 创建时间: 2016-04-27
  • 1611

 

2016418日晚,第343期明德讲堂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举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的徐义华研究员以中国上古史的信与疑为题为同学们做了报告,人文学院的朱剑老师主持了本场讲座。

徐老师首先从疑古派讲起。有关上古时期的历史越写越长,自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怀疑,其中也包括顾颉刚这样的代表人物,一时间对古代历史的怀疑成为了一种风气。此后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这一研究方法,并建议用考古发现来解释史书中出现的现象,一时出现了疑古与释古并存的状态。时间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各地的考古发现证实了部分古书中的记录,自此我国对上古历史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接下来徐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上古历史进行了解读。《尚书》等文献中对五帝的记载反映了社会从物质需求到建设国家基本制度的演进过程;对战争的记载由同质向异质转变,体现了文明演化速度的不同;祭祀的神灵曾出现过一次明显的替换,暗示了人们的精神崇拜对象发生了改变。各种变化的前后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是一般人无法编造出来的。

之后,徐老师介绍了中国史书的特点。与西方古代史不同,中国古代史是官方史,格式固定随意性小。同时文本之间的编写手法不同、态度不同、作者不同等因素产生了史与史之间存在同事异录、同事异解的现象,而事实上文本会有变化,而文本之下的框架是难以改变的,也就是说整个史书体系是无法伪造的。

最后,徐老师通过对疑古论的溯源,指出中西方的古代史是存在差异的,研究时不能完全照搬,点出过去的层累体系不等于伪造。讲座结束后,徐老师还和同学探讨了“史书编写者的主观性”等问题。

【文/荆磊,图/荆磊】

主讲人简介:

徐义华,1972年生于山东省临朐县花龙潭村。1993年毕业于山东省潍坊市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1993年至1994年任教于山东省临朐第九中学,1994年至1996年进修于山东省教育学院,1996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学习甲骨学殷商史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工作期间,参加了《甲骨文献集成》的编辑工作,并发表《也谈甲骨文发现的旧说》、《甲骨文发现的意义》、《商代诸妇的宗教地位》、《甲骨刻辞诸妇考》等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