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2日晚,第332期明德讲堂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举行,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他精美的作品和作品背后的故事。人文学院杨丽凡老师主持了本场讲座。
王树文老师的讲座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介绍了自己的几件精美的作品,为同学们展示了美轮美奂的手工艺品和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传承。
首先王老师介绍了自己的一件大型象牙雕刻:万里山河展新容。这件作品在屏幕上出现的时候同学们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但是当王老师告诉大家这不是铁路的照片而是一件象牙雕刻时,教室里瞬间充满了惊讶与赞叹。王老师说,一件象牙雕刻想要表达这样的大主题是很难的,但是当时我们进行了创新,运用了新的思维,巧妙的运用新的角度与透视,把“万里山河”这样一个气势磅礴的主题在一方象牙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也使得这件作品在联合国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接下来王老师简单介绍了自己在年轻时候抓住机会,迎难而上,接下设计制作“两弹一星”勋章的故事。在这之中,他表达了自己“原子弹都能做出来,一个勋章能做不出来吗?”的决心,以及再次的强调,创新对手工艺品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王老师介绍了一件金碧辉煌的作品:天坛祈年殿。这件作品的诞生可谓是一波三折。起初,王老师觉得无论有多少资金,无非就是堆砌珠宝,做出来的天坛并无什么过人之处,况且之前做过的天坛“小如指甲盖,大到比真的天坛还大,材料金、银、铜、铁、锡、木、珠宝、象牙都有人做过,很难有新意。”不太想做这个工作。但是他同时也在想,能不能再做一些创新呢?经自己的老师启发,他一下有了思路:让观者走进天坛。于是这件富丽堂皇的天坛祈年殿便诞生了。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不但完美呈现了天坛的外貌,它还可以打开“外壳”,让观者一览内部的建筑陈设。“我想让我的艺术在被别人欣赏的时候,思考可以变得开阔一点。”王老师如是说。
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讲座结束了。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王树文一一解答了“如何看待现在象牙保护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我们的传统工艺”等问题。
【文/王晨,图/王晨】
主讲人简介:
王树文,1943年生于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刻代表性传承人。1974年,由他主设计的大型象牙雕刻“万里山河展新容” (成昆铁路)被作为国礼送给联合国。其他代表性作品还有“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佛像”、“一帆风顺万福吉安”、十一世班禅“金印”、“两弹一星”24K金勋章、“中华世纪龙”、“象托花篮”、“珠宝天坛祈年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