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24年第19期报道: 中国科技人物研究方法初谈(下)

  • 图文/郭帅
  • 创建时间: 2024-10-30
  • 120

2024年10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4年第19期“科学与人文”讲座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教学楼412教室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罗兴波教授应邀开讲,讲座题为《中国科技人物研究方法初谈(下)》。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苏湛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罗教授回顾了上次讲座对科技人物个体研究的探讨,并引入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1)科技人物研究:从个体研究到群体研究;(2)科技人物的学术谱系与研究方法及其相关讨论;(3)性别与科技人物研究及其相关讨论。

  • 科技人物研究:从个体研究到群体研究

首先,罗教授介绍了群体传记的定义,指出群体研究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范围,提出一组或多组相同问题(生卒、婚姻与家庭、社会出身、任职经历等),对其共同问题的信息进行组合和量化,找出其中的关联,对研究的问题得到明晰的结论。

接下来,罗教授对早期科技人物群体研究作了举例说明。罗伯特·金·默顿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中的多个章节运用了群体研究的方法,例如第二章,通过整理《国民传记辞典》,分析17世纪英格兰人的兴趣从神学和人文学科向科学转移;第六章,通过统计皇家学会首批会员的宗教倾向,论证清教主义对科学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朱克曼(H. Zuckerman)在《科学界的精英》中对1901—1972年间在美国进行其获奖研究的92位诺贝尔奖得主进行的研究、夏平对颅相学知识与19世纪爱丁堡社会知识结构关系的研究皆采用了群体探究的方法。早期的科技人物群体研究伴随着科学社会学的兴起,借鉴了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依赖于科学家传记和其它传记类资料,罗教授推荐大家阅读派因森(L.Pyenson)的“Who the Guys Were: Prosopography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此文对科技人物群体研究工作做了归纳总结。

在谈到中国现代科技人物的群体研究时,罗教授主要讲述了曹聪与张剑两位学者的工作。曹聪在《中国的科学精英》中对1955到2001年当选的970名两院院士的出生地区、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政治身份等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对79名院士进行了口述访谈,试图考察科学精英群体的成长规律。在他看来,家庭背景与大师传承在科学精英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张剑在“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科学家集体传记角度的分析”一文中考察分析了近代237位农学家的出生地区、留学国别、大学背景等,从二十世纪中国农学家群体传记角度研究中国近现代农学发展史。以上研究也启示我们,在做科技人物群体研究时,要带着问题研究,要综合考虑政治背景、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

罗教授提醒同学们,做群体研究要在传记数据库、数据完备性、量化方法的使用与问题意识等方面多加思考,他同时介绍了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

一、科技人物的学术谱系与研究方法及其相关讨论

谱系(genealogy)也称为家谱(family tree),传统意义指学院家族和特定家庭或个人的系谱。学术谱系(academic genealogy)作为谱系研究的引申领域,既可以展示学术传承关系,又比传统家谱复杂。

科技人物的学术谱系研究与科学社会学的兴起有同步关系,在这里,罗教授列举了国内外学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国外研究方面,2001年,罗伯特·卡尼格尔研究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知名科学家群体,考察了医学领域的学术传承,著有《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2003年,韩国学者张水荣梳理了20世纪初以来美国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重构了美国成为世界物理学中心的发展历程。此外,学术谱系研究数据库https://academictree.org/是做学术谱系研究,尤其是国外研究的重要参考。在国内研究方面,2009年,乌云其其格与袁江洋考察了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谱系,揭示了日本物理学传统的重构过程;2010年,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先后开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领域启动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探讨国外科学传统的引入与本土研究兴起之间的内在关联,部分学术成果业已出版。

如何判断学术谱系是否形成?回答这一问题应从核心思想领袖、连续的师承关系、学术大本营、国际渊源、学术传统这五个维度来思考。科技人物学术谱系的研究层次可分为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研究,每一层次研究的关注对象、研究方法、案例选取各有不同,罗教授以唐敖庆谱系研究为例进行了阐释。学术谱系研究的内容包括对谱系进行基本梳理、谱系资料的整理、谱系与学科研究、案例研究、对比研究等。

二、性别与科技人物研究及其相关讨论

在本部分开始时,罗教授展示了多张历史图片,其中有中国科学社成立时的合影,中国科学社第五次年会、第十四次年会合影,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合影等,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合影中极少出现女性的身影。何泽慧、叶叔华等女性科学家在科研道路上皆因自身性别遭遇过挫折,罗教授借此引导大家思考女性科技人物的研究议题。

女性主义科学史注重研究性别和科学的关联。从上世纪60年代起,女性主义科学史由早期对两性生理差异的研究转向为对两性性别标签的研究,关注社会建构在两性从事科学研究差异中的影响。1870年,玛蒂尔达撰文谴责了当时广为流传的女性缺乏创造力和科学才能的观点;1993年,玛格丽特·罗西特在《科学中的玛蒂尔达效应》中以玛蒂尔达的名字命名了女科学家被忽视的现象。Evelyn Fox Keller在A Feeling for the Organism: The Life and Work of Barbara McClintock《情有独钟》与Reflection on Gender and Science中对将科学视为男性事业的历史定义发起挑战,探讨了女科学家为何这么少等问题。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女性主义科学史的研究有所推进,中国科技史学会成立了“性别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但这一领域仍需更深入的研究。罗教授希望大家关注性别研究与科技史研究视角转向的互动。

在讲座的提问环节,罗教授就科学家传记的写作方式对理解科学家的影响、口述史方法在学术传记写作中的作用、传记数据库、女性科学史、学术谱系研究如何应用至科技史学科等话题与同学们进行了热情的讨论互动。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文/郭帅】

【主讲人简介】

罗兴波,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科学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秘书长,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IUHPST/DHST)理事会执委,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SC-China)委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科技人物研究、中国近现代科技史、近代早期西方科学史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