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24年第13期报道: 应用而生且与时俱进的科学技术史研究

  • 图文/刘雨
  • 创建时间: 2024-09-18
  • 33

  2024年9月13日下午1点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4年第13期“科学与人文”讲座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一2教室举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所长张柏春研究员应邀开讲,讲座题为《应用而生且与时俱进的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袁江洋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老师开宗明义,强调了科技史的定义,指出科学技术史是以自然科学、技术和医学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历史学,这门学科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规律,探究其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等因素之间的互动联系。关于科学技术的历史描述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张老师随后将科技史的发展过程娓娓道来。

17世纪前后,近代科学在欧洲兴起,随之出现了关于化学、数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历史著述;在18至19世纪,人们更加关注前人研究过的科学问题,这种个人兴趣促进了越来越多的学科史和发明史著作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问世。在这一时期,学科史和发明史随着知识革命而兴起。

到了19世纪,随着科学和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对综合性知识史的书写也登上了学术舞台,代表作品有英国休厄耳的《归纳科学的历史》。该书是第一部综合科学史著作,尝试对科学的历史作系统的考察。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叶,科学技术史学科逐渐形成并实现了建制化,并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发展。其中萨顿的工作促使了科学史在美国的独立,开创了科学史的学科方法、标准以及批判的自觉性;维尔纳茨基推动了俄罗斯科学院成立知识史委员会;辛格在伦敦大学学院建立科学史与科学方法系;而中国的科学技术史研究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也开始兴起,并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科学史委员会。

在介绍了科技史学科建制化的过程后,张老师详细分析了世界各国的先驱研究科学技术史的理由。对于维尔纳茨基来说,他坚信,要揭示一个学科的内容、问题、现状和前景,没有比从历史角度出发的研究方法更好的了;竺可桢的《为什么要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史》则反映了中国科技史学科开拓者回击欧洲中心主义和顺应时代需求的鲜明态度,以及研究古代科技遗产的一个重要理由。

谈及科学技术史的发展趋势,张老师则指出自20世纪30年代,外史研究开始兴起,更多的研究开始看重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如柯瓦雷的科学思想史研究,赫森、莫顿、贝尔纳等人开创的科学社会史研究。到现在,科技史研究的内容、路径、方法已经非常丰富,呈现出综合史、学科史、思想史、社会史、文化史、国别史和全球史等多元互补的趋势。

最后,张老师谈到了科学技术史及其近亲学科,认为科技史学家和历史学家同属一类学者,同时与科学家拥有很多共同的语言和兴趣。科技史是人们理解科学或技术的本质、发展规律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有效路径,它与历史研究共同推动着文明史的全面阐释。在历史学和理学之外,科学技术史又为科技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化遗产、科技教育、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等学科的研究提供案例和知识基础,这些学科又推动科技的历史阐释更具有理论性。现在的科技史研究仍然以知识史为基本内容,追求史料新、观点新、方法新。

张老师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同学们重温科学史的发展历程,了解当下科技史的前进趋势,也分享了自己的学术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鼓励同学们发挥自身长处,仔细选题、踏实研究。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图文/刘雨】

【主讲人简介】

张柏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