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23年第5期报道: 李约瑟镜头下的中国战时科学

  • 图文/吴晓斌
  • 创建时间: 2023-04-23
  • 4565

2023年4月14日下午1点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3年第5科学与人文讲座在玉泉路校区教学楼阶一2教室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刘晓教授应邀做了题为“李约瑟镜头下的中国战时科学”的讲座。

刘晓教授主要介绍了剑桥大学生化学家李约瑟在二战期间的来华历程,并展示了李约瑟在华的记录和照片。这些史料见证了中国科技界在极其艰苦和困难条件下,积极服务战时工作和支持后方建设,同时坚持科学研究的历史,令人铭记。

刘晓教授首先介绍了《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一书,李约瑟通过11次旅行,用当时在中国颇为稀有的相机,拍摄了散落在穷乡僻壤的文化遗迹和科教星火。李约瑟的作品对二战时期中国的科技界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见证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状况。

一、缘起

刘老师介绍了李约瑟对中国科学史发生兴趣的原因以及来到中国的前因后果。过去西方普遍认为西方人比其他民族更聪明,李约瑟1937年在剑桥大学认识的三位中国留学生——沈诗章、王应睐、鲁桂珍使他对此产生了怀疑,也激发了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兴趣。李约瑟深信中国文明在科技史中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

另一方面,当时的欧洲科学发生转向,李约瑟遇到了“中年危机”,对科研感到无所适从。20世纪30年代末,科学家转向为政府服务,很多学者开始研究科学与社会的联系。这些因素促使李约瑟重新选择自己的道路,最终他选择了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也为他带来了巨大成就。

李约瑟随即开始寻找去中国的机会。1940年,李约瑟游学美国并在各地发表演讲,介绍战时英国科学的地位以及纳粹德国对科学与学术的打击,使美国学界认识到了战争对科学的影响。在美国的经历使李约瑟具备了“科学-政治宣传家”的能力,也为他后来的访华奠定了基础。

1941年5月,英国文化委员会设立了科学委员会。同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威胁到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英国亟需加强同中国的政治和军事联系。为此需要一位杰出的英国人访问中国,与中国学者和科学家交换信息,向中国人介绍英国的生活和文化。李约瑟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邀请。

李约瑟于1943年来到中国,4月,他提出成立中英科学合作馆,致力于帮助中国从海外获取书籍、期刊、设备等,建立中西科学家之间的联系,输出中国科学家的成果和科学讯息。

二、李约瑟在中国的行程

刘老师将李约瑟在中国的行程按时间和地点顺序分为八章介绍,分别是:第一章:研究院、西南联大与防疫处———初见昆明;第二章:沙磁文化区、北碚与歌乐山——陪都春秋;第三章:成都、乐山与李庄——天府之国;第四章:塞上明珠、工合运动与千佛洞——西北斗柄;第五章:封锁、瘟疫与溃败——跋涉东南;第六章:兵工厂、野战医院与远征军——西南之旅;第七章:北方院校,陇海铁路与炼丹术——北方之旅;第八章:北平、南京与上海——故都巡游。

刘老师通过展示李约瑟在旅行途中拍摄的大量照片,介绍了李约瑟访问参观过的学校、研究所、兵工厂、矿厂等机构和设施,以及李约瑟在途中的见闻。不仅如此,刘老师也详细讲述了李约瑟所看到的这些机构的来龙去脉、发展状况、人员组成等。通过介绍李约瑟的旅程,刘老师详细描绘了战时中国科学的发展状况。

李约瑟参观资源委员会资中燃料酒精工厂

刘老师还讲到旅途中李约瑟对中国文化,特别是道家的痴迷;敦煌壁画给他的灵感;李约瑟看到的脚踏龙骨水车、中国传统的盐井及卤水蒸发装置等。刘老师全景式展现了李约瑟在中国的见闻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了解。李约瑟在华的三年游历使他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飞跃,李约瑟感慨道,“这些山都显得秀气了”。

三、李约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立及其成果

刘老师还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立以及把总部设在法国巴黎与中国科学家的关系甚大。1945年11月1日,联合国在伦敦举行第一次教育文化会议,准备组建教育文化组织。李约瑟极力主张将“科学”加入拟成立的教育文化机构中,成都高校的教授们联名发电,支持李约瑟的提议。在他们的努力下,11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伦敦成立。1946年,李约瑟从中国返回伦敦,后来前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但未能取得太大成就。

四、提问环节

有同学问及“李约瑟对战时中国科学界的印象”。

刘老师答:当时中国科学家、工程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制作需要的工具设备,给李约瑟留下了深刻印象。李约瑟肯定了战时中国科学界的队伍与成果,并且利用自己的力量为中国科学界提供帮助。同时李约瑟认识到,应该使科学成果离开英美等发达国家,让发展中国家分享科学成果。为此,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在联合国的机制下组建机构,让全世界人员和信息的交流建立起来。

通过分析李约瑟的来访旅程,可以发现战时中国科学界的力量并非像我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匮乏,而是很雄厚。除了学界之前关注的北平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当时的各个大学还有很多科学家,也培养了很多人才。

刘老师通过展示李约瑟在中国的见闻以及丰富的图像资料,让同学们感受到二战时期中国科学在艰难条件下顽强发展的韧性。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李约瑟及其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缘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图文/吴晓斌

【主讲人简介】

刘晓,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院务委员,科学技术史系副主任,《科学文化评论》编辑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史咨询专家组成员。研究方向为近现代科技史、国际科技交流史出版著作或译著《卷舒开合任天真一何泽慧传》《国立北平研究院简史》《丘吉尔的原子弹》《美国科学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