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22年第21期报道:“元”的追问:从工程哲学说起

  • 图文/李永军
  • 创建时间: 2022-12-09
  • 1311

  2022年12月2日下午1时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2年第21期“科学与人文讲座”在腾讯会议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王大洲教授应邀担任本次主讲,题目为《“元”的追问:从工程哲学说起》,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苏湛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在本次讲座中,王老师认为哲学运思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元”的追问,工程哲学也不例外,其逻辑前提就是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但是,“三元论”并非思考的终点。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李伯聪的“我造故我在”,鲜明地体现了哲学思考从理论优位向实践优位的转变。同时也表明,“思”与“造”统一于“在”。这种“在”,是主动综合和被动综合的统一,是理论探究和实践活动的发端和归宿。通过追问“在”,拷问“相”和“象”,可以把握新的“元”,并走向某种一元论。由此,工程哲学之谓哲学得以进一步彰显。

具体来说,王老师在讲座一开始首先介绍了工程哲学的发展史。工程哲学作为一门新的哲学分支,有两本著作标志着工程哲学的兴起,一本是李伯聪老师的《工程哲学引论》,另一本是布希亚瑞利的《工程哲学》。其中,李伯聪老师在《工程哲学引论》中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一是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二是我造物故我在。王老师指出,李伯聪老师在科学和技术二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工程一元。那么按照这个思路,是否可以把“产业”、“经济”等当作一元增加进去?或者反过来减去其中的元,最后只剩下“工程”这一元?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什么是“元”这一问题。

王老师接下来分析了“元”这一概念。“元”的原始含义为“人头”。可以引申为源头、始基、原始、根本等。元还有各种意象:树根的意象为生发、泉水的意象为源头、生育的意象为众妙之门、元气的意象为聚散。“元”的英文为meta?,译为在....之后。“元”实际上是不可见的,而人总是希望抓住不可见的,以便理解可见的,控制可见的。因此,对“元”的追问,就是把握一切事物之根。

在分析了“元”这一概念之后,王老师分析了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和李伯聪老师提出的“我造物故我在”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并不是对称的。首先,前者表达了一种证明关系,我能意识到我在思考,那么就能证明我存在。而后者是因果关系,作为人类的我,因为造物,才能够存在。其次,前者意味着存在,而后者意味着生成,实际上也在意味着造我们自己。造物和造人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造物是主动综合,造人是被动综合。因而作为存在的我,既是主动综合的发起者,也是被动综合的产物。我与“思”、“造”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也体现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王老师指出在追问“元”的过程中,有两个基本向度,一是聚焦于存在,也即being;二是聚焦于生成,也即becoming。西方思想聚焦于前者,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认为理念世界更重要,在这样的认知框架下,人们追求的是真理,追求一种确定性。而东方思想聚焦于生成,例如,老子的象,大象无形。东方思想认为生活世界更重要。但不论是聚焦于存在的西方思想,还是聚焦于生成的东方思想,都是某种建构,都有一种建构的本性。例如,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就是一种建构。另外,由于工程的内涵也是建构,所以,思想和工程具有一种内在一致性。建构是为了求得人和世界的和谐,使得人能够在世界中生存,也就是天人合一。我们的思想介入到工程也就是造物活动中,最终我们可以把其称为“存在的游戏”。在这样一种游戏中,有人、物、符号、思想等的参与。进而我们是否可以提出一种新的一元论,例如,实践一元论、事件一元论或者存在一元论?此外,在存在各种“元”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追问是否存在元的“元”,追问在这些元背后的“元”是什么。

王老师在讲座的最后谈到了工程哲学对于哲学的贡献,以及工程哲学的未来发展。工程哲学把工程这一对象作为切入点,来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么在未来说不定也会出现哲学的工程转向。工程哲学作为一种部门哲学,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相比,出现时间还比较短,但是未来说不定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在王老师精彩的讲述之后,汪前进老师谈了自己对这次讲座的感受和心得,其他同学也与王老师进行了互动。最后,苏湛老师宣布此次讲座圆满结束。

【图文/李永军】

【主讲人简介】

王大洲,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主编,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学会工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从事技术与工程哲学、创新问题与科技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