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22年第23期报道:中世纪写本研究常识与有关科学史案例

  • 图文/祁丽萍
  • 创建时间: 2022-12-25
  • 2239

  2022年12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第23期“科学与人文”系列讲座于线上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人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蒋澈老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苏湛老师主持了此次讲座。蒋澈老师的讲座主题为“中世纪写本研究常识与有关科学史案例”。

西方中世纪是一个科学思想与科学知识得到不断传承和嬗变的时代。在研究中世纪科学史时,所运用的史料主要是写本材料,知识的组织和表达形式也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写本这一物质媒介的特征。蒋老师以此为背景,主要从两个部分进行讲解:第一部分介绍西方中世纪写本学(codicology)、古字体学(paleography)、校勘学(textual criticism)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第二部分展示一组运用写本材料的中世纪科学史典型研究案例,包括写本中图像材料的校勘、中世纪早期天文学图式的变异等。

在第一部分,蒋老师首先从写本的概念导入,他引入了首印本的概念,它指第一次在文艺复兴时代出版的某种著作的本子,这个版本也叫做首印。比如说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这部书肯定有一个历史上第一次印出来的版本,然后这个版本就叫做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首印本。目前的西方古代中世纪或者近代早期的研究中,我们读到的文本一般被翻译为稿本。第二个概念叫做manuscript,它像类似于汉语说的抄本或者写本。所以在涉及中世纪材料的时候,manuscript应该被译成写本或者抄本。然而蒋老师提出实际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得到很多古代中世纪作者本人留下来的稿本,我们只能拿到抄本。抄本的问题在于可能抄写出现错误,其次可能存在恶意篡改文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整理本,一类特殊的整理本叫做critical edition,即校勘本,是说经过了比较严格的校勘,大家可以放心使用,或者说它可以提供一些很重要的信息。

蒋老师提出关于中世纪的写本或者抄本的研究,一个叫paleography,译为古字体学,其实就是教大家怎么样去认字,这种识字或者古字体学的训练在一般的语言教科书中是没有的,所以它是一套专门的学问。另一套专门的学问叫做codicology,即写本学,它是对以册子本形式的写本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是一本书、中世纪的一本书在物理上是怎么构成的,怎样制作出来的,所以有的人管它叫做书本考古学、书籍考古学。古字体学和写本学两个领域放到一起,我们可以统称为manuscript studies,又叫写本研究,写本研究一方面论及物理的书籍形态,另一方面关注字体所蕴含的意义内容。

接下来,蒋老师从书写方式、写本内容转写、写本的来源与传承以及写本描述的方法这四个方面阐释了写本学。

中世纪之前的书写方式主要有六种,第一种是纸草,古代的埃及、希腊、罗马都曾经使用纸草,到了中世纪早期,莫罗恩王朝和罗马教廷仍然偶尔使用纸草文件,但是后来被动物做的皮纸取代了。第二种是蜡,在古代世界广泛使用蜡板写作,用木、骨、角、铁、银制的尖头笔在上书写,一头书写,一头擦除。第三种是金属,大部分用铅,其他延展性好的金属如金、银、铜也可用于制作金属板,其优势在于防水,但是很难镌写。第四种是木头,一般用于公告、商业交易、记录、草稿、请柬使用等等。第五种是纸张,由中国发明,后来传至日本和阿拉伯世界。欧洲于12世纪中叶也开始造纸,但是由于纸张的质量问题,没有大规模使用。直到13世纪意大利对纸张生产进行了改进,但是成本高昂,价格降低后于14世纪传到法国和德国,纸张可以提供书籍制造的有关信息,直到中世纪晚期,出现了预装订的书册。第六种是皮纸,据称是前2世纪小亚细亚-国王发明,4世纪时已经取代纸草,到14世纪后,纸张生产扩大但皮纸仍然被使用。皮纸一般用牛犊、绵羊、山羊的皮制作。

写本内容转写的目的是向当代阅读者提供某一特定写本所含文本的准确记录。其基本原则体现在行、字母、标点、词、缩写、上标字母、分页和分栏这些方面。行要按照写本上的分行,每行文字都在转写时另起一行。字母转写的原则是不要进行拼写和字母形式的标准化,但也不需要彻底遵从中世纪字体的字母形式。标点要保留写本子使用的标点符号,不要试图将其转译成对应的现代标点。词与词之间如果有间隔,也要将其正常分开。缩写要进行展开,补充的字母用括号括出。上标字母转写为正常字母,不要用括号标记,但是一些数字缩写例外。关于分页和分栏,在转写中适当的位置标出叶序号、栏序号等。写本内容转写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转写符号和缩写系统,遇到标示擦除、更正、行间插入、字体变化等各种更复杂的情形,最常用的系统有“莱顿”系统、“缮写室”系统和布朗氏系统。

写本的来源指的是写本制作的源头,写本的传承指的是写本的授受、继承的流传史。对研究知识的流传史来说,写本最早的收藏机构实际上不同于写本的制作地,因为有可能存在一个委托制作的关系。写本来源的判断可以通过跋文、内文中的证据、同一缮写者、水印来判断。跋文由缮写者记于写本末尾,常见的要素包括缮写者名字、缮写地、为谁而写以及缮写时间。内文中的证据主要体现在书写者身上,抄写者往往倾向于改动文本,掺入与自己有关的内容,例如编年史提及的人物、史事等。有的写本没有办法判断来源地的信息,但可以通过同一缮写者在其他写本中给出的信息进行推断。中世纪晚期以来,许多书写本写在纸张上,这类写本可能会有水印。此外在有许多纸张作坊的地方,写本的来源地可假定为不远离于其水印所指示的纸张作坊。但是在无纸张作坊,需要纸张进口的地方,则很难通过水印帮助判断写本来源。写本的传承可以通过藏主题识、纹章、藏书室排架号、中世纪藏书目录中的条目、后加文本注文和批注等方式进行判断。在写本的流传过程中,还存在写本的辨伪问题。第一种是“仿”,这种情况是无意欺骗。第二种是“伪”(forgeries),是指有意欺骗,最常见的是中世纪的特许状(charter),可通过书写特征与所用法律、经济术语辨别。当代作伪的动机一般是在文物市场上面,如20世纪初有著名的“西班牙伪造者”(Spanish Forger),在中世纪皮纸上作画,其制作的人物形象风格多轻佻而无虔敬感,与中世纪风格迥然不同。耶鲁大学收藏的《文兰岛地图》(Vinland Map)中格陵兰岛的轮廓与当代的地图过于相像,因此被认为是作伪。

蒋老师系统地阐述了写本描述方法。首先,不同的学者可能对写本描述有不同的需求,如文献学家要获得关于文本的信息,而艺术史家希望了解写本的装饰和插图情况,古字体学家或写本学家目的是了解写本的物理特征,包括书叶大小、书写区域大小、字体等。因此,一个比较完整的当代写本描述一般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写本的内容,第二是写本的物理特征,第三是写本的传承史。关于写本内容的描述,文本应该按照写本中出现的顺序列出,通常指示出起止叶,更细一些的列出具体的起止行,有分栏的列出左栏和右栏。涉及到具体的内容,如文本在写本中有题名,应当照原样录出,如有明显语法或正字错误,可在有误处加括号注明,提示读者这是原写本中的书写错误,而非描述者的笔误或排印错误。接下来抄录文本开头的字句,严格保留原样,最好录完一整句,以便读者确定文本内容。最好同样抄录文本结尾,和开头之间用省略号隔开。另起一行,写出作者名、现一般接受的题名及最佳的现代整理本。这个过程中,描述者应确定具体是何文本。写本的物理特征描述包括以下这些内容:书写材质、叶数、分叠结构、书叶大小、书写区域大小、每页行数、正文字体、装饰的特征和位置特征、装订。不同目录对这些物理特征的描述体例不一。在描述叶数时,应区别中世纪时代原本的书叶和现代装订的后加叶,一般用阿拉伯数字描述中世纪的书叶,用小写罗马数字描述现代加叶。书写区域的尺寸,描述的是“平均”情况,测量方法不一样,但一般来说只会有几毫米的差别。最后是写本历史的描述,首先可以引用内部或外部(如数目)的材料,描述写本的历史;其次,可以关注中世纪的题识、藏书标记,中世纪后的藏主签名、钤印、图书馆标记等。在完成写本描述后要写提要,习惯上一般位于描述的最开头,需要写名一卷写本的内容、写明来源地和年代。

然后,蒋老师分享了跟科学史有关的一些写本数据库。最有名的是约斯大诺斯,它是中世纪科学写本的一个国际性的联合目录,现在放在一个阿拉伯语和拉丁语托勒密写本的项目下。还有一些更专题的小数据库,比如关于中世纪星座图像的数据库。线上的总资源可区分为两类,一类只是个目录,没有写本本身的信息,看不到图像,不能看到写本的全本。另一类是数字化图书馆,可以看到数字化的整个写本,比较有用的是Medieval digital resources、Medieval manuscript on the web和Digitized Medieval Manuscripts。

蒋老师还具体阐述了paleography,它有不同的译法,有的叫做古文书学,有的叫做古文字学、古字体学、古书体学、古书迹学,即如何认字。他还主要介绍了五种古字体。最基本的是大写体和小写体的区别,大写体字母基本不超出上下基线,但是小写体会有一些字母有一些部分会超出上下基线。大写体一般用于古代或者中世纪很早时期,最早期的叫罗马方大写体和俗大写体。第一种是安色尔体,它和古代的大写体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是在中世纪才产生,适应4~8世纪欧洲各地出现的本土书籍文化,它的特点是更为圆润,就在皮纸上写字,大多数用于圣经或者宗教性文本。第二种是半安色尔体,实际起源独立于安色尔体,是古代行书字体的一个后代。它是一种小写体,自3世纪发展起来。第三种是加洛林小写体,是最具代表性的中世纪字体。它是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北部科尔比修道院的缮写员创制了这种字体的原始形态,后在后续三个世纪不断发展,在800年到1200年被广泛使用。它的特点是清晰易读,字形较扁,单词之间有空格,是近代手写小写体的基础。第四种是哥特体,12世纪起,加洛林小写体逐渐转变为哥特体。原始哥特体的特点是把很瘪的加洛林小写体逐渐变方,书写紧凑。13世纪,哥特体正式成型,一般称为Textualis,其特征是棱角分明、笔画直立、垂直笔画很粗。随着哥特体的出现,写本的页面布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多分成两列,文字紧凑,格线多用墨水打出并成为文字的外框。第五种是人文主义体,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欧洲的新文化风气重新对古典时代产生兴趣,意欲模仿古典,在书写上是反哥特风格。尼科洛·德·尼科利创制了人文主义速写体(humanistic cursive),又称意大利体。

紧接着,蒋老师对校勘学进行了介绍,英语里面的校勘学叫textual criticism,从字面意思可理解为文本批评,但这里的批评更接近于考定的意思。对于具体的字、句的考证、考定、修订叫做textual criticism,这是校勘学的含义。文本校勘最经典的方法是19世纪的语文学家卡尔拉赫曼发明的拉赫曼方法。即想办法先梳理出抄本之间的谱系关系,然后通过抄本的取舍来对文本做校勘。其谱系关系原理在于共同的讹误一定有共同的来源,如连接性讹误和区别性讹误。连接性讹误是指有些讹误可以显示出两个抄本之间的关系比各自与其他抄本更为密切。区别性讹误是指有些讹误可以表明一抄本独立于另一抄本。所以要确立文本的原始面貌,需要经过三个步骤:首先是对校,即理清文本的各个抄本之间的谱系关系,其核心是建立抄本谱系树;第二步是审查,确定异文的可信性;最后是修正,订正文本。但是受到抄本材料的限制,并不是所有文本都能得到很好的谱系树,而且中世纪由于处在一个长期的抄写文化中,所以文本的变异在那个时代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根据拉赫曼方法产出的校勘本体例一般包括三种,序言、缩写记号一览和校勘记。

在第二部分,蒋老师从写本中图像材料的校勘、中世纪早期天文学图式的变异等案例来阐释写本材料的中世纪科学史问题。蒋老师指出中世纪科学史里面有一类被忽视了很久的视觉性材料,我们通常把它叫做diagram,被翻译成图式。它介于文本和图像之间,不是一个表征性质的图像,我们在整理文本的时候,常常会忽视这种视觉的图示材料,但是在中世纪观念中,这样的图式很关键,图式手段也一般用于分析概念和逻辑证明。

第一个案例是伪亚里士多德《机械问题集》写本中图像材料的校勘问题,该作品被列入《亚里士多德全集》,但并非亚里士多德所作,推测为漫步学派作品。在文艺复兴的时期首次出版,并且在科学革命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近些年有一个很出色的研究工作,是荷兰人朱瑞斯凡罗伊文写的一部书叫《亚里士多德的机械问题机械学:文本与图示》。他自己构造出一种谱系树,把写本大致归为阿尔法、贝塔、伽马三组。三组写本,非常类似,但是有不同的图像表达,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通过拉赫曼校勘法获取信息的案例。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中世纪早期的天文学史图示的变异问题。中世纪早期特别是在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文本都得到了传抄,包括其中的天文学知识。在中世纪早期,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抄本里,这些抄本的文字内容是很相近的,但是它们的有关图式即diagrams却差别很大。怎样去判定那个时代的人在何种程度上、何种意义上理解了古罗马时期留下来的天文学知识,我们并不是看文字,因为文字抄来抄去都是一样的,而是要看图像,看他们有没有准确的把图像画出来,或者说假使画错了,那么他们画的是什么?他们怎么样去犯错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只能通过写本的解释才能理解那个时代人的想法。卡尔西迪乌斯在解释四季不等长的时候,发现写本中太阳的轨道被涂改过。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为了尝试理解古代天文学的某一个话题,中世纪的写本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并且这种尝试体现在他们配的各种图示之中。

在蒋老师的精彩演讲之后,苏湛老师在讲座的内容上结合中国文献特点进行了思考,提出问题“大概在唐宋之间中国也经历了卷轴到折子页这种书页的形式变化,是否存在中西方之间相互传播关系的研究?”蒋老师对此做出了精彩的解答与回应。最后,苏湛老师对蒋老师的辛苦讲座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并宣布讲座圆满结束。

【图文/祁丽萍】

【主讲人简介】

蒋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前现代与现代早期科学史、博物学史、科学编史学。著有专著《从方法到系统——近代欧洲自然志对自然的重构》(2019),另有译著《描述的科学》《现代科学的博物馆》等。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7)、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2021)。主持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多项资助。现为国际博物学史学会中国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