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22年第15期报道:技术意向性研究

  • 图文/张轩
  • 创建时间: 2022-11-01
  • 977

2022年10月21日下午1时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2年第15期“科学与人文讲座”在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一阶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王小伟副教授应邀担任本次主讲,题目为“技术意向性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苏湛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王小伟副教授是国内技术哲学领域最活跃的青年学者之一,长期致力于“道德物化”理论相关议题的研究。由于对演讲内容极为熟悉,王老师绝大多数时候没有遵照演示文稿的内容顺序,而是采取了即兴与互动的方式进行了演讲,随时和在场听众进行对话。

王老师首先询问了本次讲座的听众是否具有 “技术哲学”领域的知识背景,并根据大家的反馈结果,首先就技术哲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和反思方式进行了极简的入门性介绍。他以听众所置身的讲座场地阶梯教室的技术环境举例,尝试说明,生活于现代技术世界中的人们,其知觉经验在绝大多数时候往往是经过技术调节了的。现场听众所接受的声音、视觉信号,都已经是经过了音响设备、所佩戴的眼镜等技术物的调节才抵达了我们的感觉器官。如果我们将身边习以为常的技术物纳入分析过程,也就进入了技术哲学的反思视野。

接下来,王老师进入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即对技术的意向性相关议题的讨论。

最早思考技术意向性问题的学者,是荷兰哲学家阿特豪斯(Hans Achterhuis)。他的研究领域为社会和政治哲学及技术哲学。通过对传统道德哲学的批判,阿特豪斯为技术意向性学说的出现做了铺垫。阿特豪斯认为,道德问题的解决,不应首先考虑主体的道德形而上学问题(以康德学说作为典型代表),而应考虑道德情境问题。透过技术人工物与人的关系,可以潜移默化地让物对人施加道德压力,这比实施制裁或试图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要有效得多。王老师以汽车减速带作为例子,说明了为实现同样的道德目标(减少因汽车超速引起的大量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物的设计如何比单纯的道德教育、训诫更为有效。

在阿特豪斯之后,其学生彼得·保罗·维贝克进一步发展了技术意向性相关研究,并系统提出了“道德物化”理论。维贝克的工作受到了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影响。但其最重要的理论资源,仍然是美国技术哲学家唐·伊德的后现象学。伊德系统反思了现象学中的意向性概念。“意向性”一词最早由欧洲经院哲学家所造,后由19世纪心理学家布伦塔诺引入当代哲学,它用来表示和物理现象相区分的一种指向对象的心理能力。胡塞尔最早在《逻辑研究》里面谈到意向性,试图回应并批评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路径。为了说明有超越心理的客观知识,胡塞尔采取了内在主义进路,从人的意象行为自身寻找基础,为意义和逻辑真理的客观性奠基。1913年胡塞尔出版了《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认为第一人称的意识在认识论和逻辑意义上是其它知识和探索的前提。简言之,现象学认为人的行为是意向性行为,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

对于“后现象学”与现象学的关系,王老师认为,后现象学抛弃了经典现象学的研究内容,而保留了其研究方法。更进一步地,后现象学的思想来源,可以用如下公式简单地加以理解:Post-phenomenology = phenomenology + pragmatism + empirical turn(life world) 。根据“人-技术-世界”三者更细微的关系结构的差异,技术意向性被分为4种结构,分别是:具身关系、诠释关系、它异关系、背景关系。

在伊德之后,物的意向性相关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没有进一步的发展。直到近年来,剑桥大学学者马拉福睿斯(Lambros Malafouris)提出了物质交往理论,对物的意向性问题进行了重新考察。

马拉福睿斯的知识背景是认知考古学。他在《物质和非人的能动性简论》一书中初步尝试提出物的能动性问题。后来,在其参与编写的《物的认知生活:重铸心灵的边界》、《知性的心灵:考古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两本著作中,他试图将考古学与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整合起来,放在一个统一的阐释框架中。

作为一名认知考古学家,马拉福睿斯对希腊半岛上的陶瓷作坊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讲座中,王老师以马拉福睿斯著作中一副插图为例,详细阐释了人类对”数“的概念,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即如何由模糊的“数感”(number sense),逐步发展为具有更高抽象性的“数的概念”(concept of number)。在原始人类最初的计数实践中,基本的数字性通过陶体的物质性一对一地建立起来,所表示的物体的种类与陶体的形状相对应,而数量则与陶体空间上的占据以及顺序排列构成映射,后者就将数量空间化了。随着时间发展,重复的痕迹被逐步整理简化,三份谷物和三只羊通过“三”这个符合来表示,不再通过重复三次同样的压痕、刻痕来表示。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的可塑性、它的特殊形状、空间占据等等直接投射到了人类的认识领域,形成了心灵与物质的混合领域。数量关系逐步得以脱离于具体的物,形成独立的符号。通过对这一案例的详细分析,王老师深入阐释了“物质交往理论”的内涵。

最后,王老师就技术意向性相关理论中一些尚不清楚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就自身的近期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提问交流阶段,在场的博士生听众、苏湛老师围绕“意向性”概念的提出是否具有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追问。王老师就此和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图文/张轩】

【主讲人简介】

王小伟,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杰出青年学者,哲学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The Journal of Responsible Innovation编委,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Zygon: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Science 等多期刊审稿人。研究兴趣为科技伦理、技术哲学。